法王庙 摄影师:樊丽勇
元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元帝国是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其统治期间,非常善于吸收不同地区的各种先进文化。因其大规模的交流、融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建筑上体现出来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
元代建筑承袭宋、金遗风,营造技艺基本遵循宋《营造法式》,且受宗教、习俗、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在结构上有新的变化,采用大内额构架,大胆运用减柱、移柱法,用料以圆木、弯料为主,尽显粗犷,呈现随意奔放的民族性格特征。
元代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面阔、开间大。陕西韩城元代建筑多以四架椽屋为主,但是发现个别越级现象,如:九郎庙正殿、普照寺大殿均为六架椽屋,且面阔达到了五间。
2.大量使用减柱、移柱。通过在传统柱网基础上减少柱子数量或移动柱子的位置达到节省用料和扩大室内空间的目的。比如将当心间檐柱外移至次间中间,从而使当心间扩大,以此类推,达到开间变大,檐柱数量减少的目的,原本五间或者七间外表看起来变成三间,即人们常说的“明三按五”“明三按七”。
3.大额式做法,梁架粗犷。大额式梁架结构于元代建筑中颇为盛行。经移柱减柱后,前檐下用粗大圆形木梁沿屋长架设,下方支撑柱体、上方排列斗拱。且梁架多采用彻上露明造,屋顶敞开无装饰,梁木使用随意,尽现粗犷的时代特性。
4.斗拱尺度减小。元代木构建筑斗拱比宋、金斗拱尺度略微缩小,斗拱本身的装饰做法略趋于复杂,花饰开始增加,但是和明、清两代比较还是简洁雄大的。元代斗拱处于整个木结构建筑由简到繁的过渡阶段。
据统计,全国元代建筑总数427座,其中绝大多数在山西,而陕西元代建筑基本集中在韩城。韩城元代及以前古建筑中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有9处(表1),经历代多次修缮保存至今,具有明显元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二十余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就元代建筑基本情况及其典型代表进行介绍,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