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杉河 家长学校】杜绝“小学化”,童年更精彩—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去“小学化”倾向宣传活动

铜仁市万山区木杉河幼儿园
创建于05-28
阅读 7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杜绝“小学化”童年更精彩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幼儿时期,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启蒙认知的时候,而非强制知识灌输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寓游戏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但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其实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因为幼儿园小学化看似是在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其实对孩子危害远超你的想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为什么要去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有什么?以及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什么是幼儿园“小学化”

        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始向小学教育靠拢,在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上面都更像小学了,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1.教学内容小学化

        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的家庭作业。

        2.教学形式小学化

        以单调的集体授课为主要形式,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孩子自主探索。

        3.教学环境小学化

        教室布置成小学课堂,以课堂教学环境取代游戏化场景。

        4.评价维度小学化

        把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认识多少汉字和单词,作为评价指标。

        5.生活方式小学化

        时间被作业、考试、比赛等学习占领,缺少自由活动、自主游戏时间。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01  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02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03  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剥夺了幼儿的快乐,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 “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04  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因长时间的“灌输”学习,智力没有得到全面开发反而受到抑制,头脑僵化,反应不灵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为什么要去“小学化”

        1.从情感角度看

        孩子在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的,如果不让孩子玩,无异于剥夺童年,孩子就少了天真、烂漫和快乐。幼儿园小学化亵渎了儿童的童年,所以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小学化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是摧残儿童的集中营,这话一点也不过分。

        2.从生理角度看

        幼儿园小学化属于过早、过度教育,这和使用童工一样,都是摧残儿童,大脑神经会自我保护,导致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迟钝?为什么感觉傻了、书呆子了?就是这个原因。

        3.从认知角度看

        让幼儿园孩子直接学习小学内容,相当于让孩子跨过本阶段,跳到下一阶段,这就打乱了认知发展的顺序,破坏了认知过程,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每个阶段都是上一阶段的延伸,下一阶段的准备,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4.从人格角度看

        强迫幼儿去做小学生做的事情,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无能感和挫败感。因为他发现太难了,总也学不好,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种下厌学的种子,导致不良人格。所以请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们学习那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知识。

        5.从兴趣角度看

        感兴趣的东西不让学,非要学认字、算术、拼音、外语等孩子不感兴趣的,孩子会退缩、厌学甚至产生退学的念头,从而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

        6.从习惯角度看

        强制灌输,会导致消化不良。像很多地方的教育,不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只是一个劲儿要求背诵,以为孩子能背下来就会了。导致孩子以为背下来就会了而不是理解内容的含义,从此养成了不良习惯,当然考不好。

        所以,对孩子的入学准备,不要抢跑,就像一场比赛,是有规则的,你要抢跑,一次警告,两次直接出局。可是现在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先学一些,将来上学会简单一点,操之过急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1.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会生存就是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的生活能力有: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比如科学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概括分类、数量、形状、时空等数学概念……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3.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等的内容。

向家长朋友们倡议: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家长要不断丰富科学育儿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天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2.拒绝“小学化”教育

        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纠正“小学化”相关工作,不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类“幼小衔接班”,确保幼儿零起点升入小学。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

阅读 7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