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口市教育局“椰城强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研促教,以教带学,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5月,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开展骨干教师精品课展示活动。15位骨干教师精心备课,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堂精品课。
语文组
授课教师:李海玉
课题:《牧场之国》
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李海玉老师携五(6)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程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李老师通过回顾上一课《水城威尼斯》,顺势导入本节课美丽的荷兰,提问学生对荷兰有哪些了解。进入课文内容学习之前,李老师带领着学生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识读本节课的生字,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生字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观察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李老师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荷兰的感受,重视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从时间的顺序出发让学生观察作者都是从哪些时间段去描写荷兰的风景,风景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加深对“这才是真正的荷兰”一句话的理解。最后,李老师以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荷兰的美景,并能带有感情的读出来。
授课教师:卢丽丽
课题:习作《游_____》
2024年5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卢丽丽老师携四(9)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程的导入以链接学生生活,启思激趣的方式引入本次的习作课程,很好地依托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创设习作思维情景,从最近学校举办的“春季研学”活动出发,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果你要向外地人推荐“海南动植物园”,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车行区、步行区),学生在基于经验的思考下对习作的构思也将更符合于实际。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思考,积极地投入在课堂学习中,在学生的交流、思考后卢老师还以不同的评价方式(师评、自评、生评)多角度让学生清楚习作评价标准。
授课教师:肖秋秋
课题:《蜘蛛开店》
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肖秋秋老师携二(2)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程以猜字谜方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联系课题师生书空、齐读,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放在课文的学习上。
肖老师以随文识字的方式先带着学生从理解“商店”一词,顺势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商”和“店。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字体结构、占格和关键笔,加强学生对会写字的认识和书写。
学生带着所学到生字再次进入课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整体认知课文内容。
在细读课文的学习中肖老师以图片、动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蹲、寂寞”字形和词义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展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同时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
授课教师:施晶晶
课题:《手指》
2024年5月23日下午第二节课,施晶晶老师携五(10)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堂以游戏形式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施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找出自己手指的不同,并把它画下来。课程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主要通过让学生思考手指都能做什么从而引入动词+名词的词组,加深学生对本课词组的理解,如:拉胡琴。
其次,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层层剖析丰子恺先生他写的手指和一般人不一样,在他眼里十根手指是怎么样的,从五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作用不同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授课教师:肖雪
课题:《自相矛盾》
2024年5月24日上午第一节课,肖雪老师携五(10)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程的导入以观察古汉字,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从古自今字形变化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矛”“盾”二字,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思考“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肖老师要求学生通过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肖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认读理解课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注释等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解疑等形式更好地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课堂当中。
同时,肖老师重视学生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出现的字音识读,并能时刻纠正学生字音的准确度,这对课文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背诵环节,肖老师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进行背诵记忆,讲明清楚每段之间的前后关系,能更好地让学生在逻辑分明的前提下背诵课文内容。
授课教师:王果
课题:《古诗文复习课》
2024年5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王果老师携六(1)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课程的导入以创设古诗词大赛情景为主,整堂课以竞赛的模式进行复习。总共设置了五个关卡,第一关是拨云见日终有时,每个大组由组长开刮刮卡,根据诗名提示背诵古诗,可自己背诵,也可指名本组举手的成员来背诵。背诵正确、流利加1颗星。
第二关是意境如画画如诗,每组通过看图猜古诗,进行背诵。第三关是桃红李白竞争妍,全体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中的练习卡。第四关是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四个大组轮流作答,答出一句含有主题字的诗词,第五关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把古诗词放入生活情境中,找到合适的诗句来填空。通过不同竞赛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兴趣,既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古诗词,也能在愉快的活动中体会古诗词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在一起的乐趣与美感。
数学组
授课教师:陈运隆
课题:《认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024年5月7日下午第一节课,陈运隆老师携三(4)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陈老师从旧知入手引入课题,通过面积的计算方法,结合图形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单位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进行总结,得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授课教师:吴亚亚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2024年5月15日上午第一节课,吴亚亚老师携五(5)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吴老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孙悟空给八戒分西瓜,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来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堂初始,吴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找到与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数有哪些,再通过观察比较,找到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是如何变化的。整个过程吴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接下来,吴老师结合例题11,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分数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让多个同学重复说、找关键字,加强学生对其的印象,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最后,通过课本的练习题,巩固知识,内化知识,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到实际题目中。
整节课在吴老师的主导作用下,课堂环节紧紧相扣,学生的发挥空间充足,学生能做、能找、能说、能写。体现了教师对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的重视。此外,吴老师重视课堂纪律的养成,及时用语言、口令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整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收获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授课教师:陈红
课题:《圆的认识》
2024年5月22日上午第一节课,陈红老师携五(3)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本节课陈老师聚焦圆的本质特征,设计了有层次的数学活动,利用观看自行车转动这个真实情境引入,从表象上唤醒学生对圆外在属性的认识。首先通过画一画,理解为什么要用圆规画圆,认识进一步深刻。然后折一折、找一找……等活动探寻圆,以圆心为固着点,探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最后用理性思维加深对“一中同长”的理解。
陈老师的课源于生活,动态感悟。图形的认识比较抽象。陈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借助“点动成圆”的动态过程,直观感受圆的形成过程,理解构成圆的基本要素。这样的过程,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构成圆的两个重要前提,即定点、定长,从而感悟概念的本质。
聚焦本质,提升思维。陈老师从分析圆的形成过程,突出了圆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的探究始终围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等要素展开,着眼于感悟圆“一中同长”的特征。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自主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逐步完成了圆的概念的意义建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授课教师:孙盼盼
课题:《认识三角形》
2024年5月22日下午第二节课,孙盼盼老师携四(11)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孙老师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和重、难点,课件和学习单制作精巧美观,实用有效。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孙老师进一步提出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利用人字梁的高,进而引出三角形的高,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垂直线段的画法,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过程中孙老师重视学生起点,用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来引入,使得孩子从直观过渡到要素分析阶段,通过边、角、顶点深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从垂直线上到从三角形的高中抽象出垂直线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整节课,孙老师调整学习素材,把书上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并分为两块内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体会,让学生体会什么是高,什么是底,高和底有什么关系,并感受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授课教师:李晓英
课题:《圆形的认识》总复习
2024年5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李晓英老师和六(7)班的孩子们带来一节精品课展示。本节课,有关线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以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由直线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由射线认识了角,由线段我们又可以想到它围成的平面图形。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体会相互之间的关系。
不足:复习课上的“新鲜感”不够,学生学习的兴致不够高。
授课教师:杨玉梅
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2024年5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杨玉梅老师携六(10)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整节课的亮点有:
1.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通过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比较推导过程的相同点,渗透转化思想。
2.练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使操作和想象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平面图形之间的等面积变形,发展思维。
本节课,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既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考虑了学生心理特点,有详有略,有扶有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活动中,积极思考,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完善了认识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不足:
1.在平行线间画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个活动时,题意表述不够严谨,造成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直接在平行线内部随意画。
2.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讲授过多,应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表扬鼓励方式单一,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授课教师:李婷玲
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
2024年5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李婷玲老师携六(6)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整节课的亮点有:
课上再通过交流发现自己有遗漏的知识点,从而进行完善。
1. 先让学生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再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框架,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数乘法知识体系,巩固分数乘法的掌握和理解应用。课上再让学生交流发现自己有遗漏的知识点,从而进行完善。
2. 练习设计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层层递进有梯度,边复习边练习,对每个知识点做到有效巩固。
3.关注全体学生,通过提问、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整节课李婷玲老师放手让学生说、做、讨论,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变得更有主动,活动的空间更大。因此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要转变,教师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呈现主题,协调建议,帮助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综合组
授课教师:向仕兵
课题:《送别》
2024年5月22日下午第一节课,向仕兵老师携五(9)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向老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专业素养,为同学们带来了课题为《送别》的精彩课程。课上,向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课,仿佛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情感的世界。他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激发着大家对音乐的深入思考。
学生与向老师分声部合作演唱《送别》的环节,那和谐美妙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让人陶醉其中。
向老师还为学生们深入讲解了学堂乐歌,让同学们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更激发了大家对爱国主义音乐的情怀。
这节精品课,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与文化的传承。相信同学们在向老师的引领下,会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领略更多美好的音乐风景。
授课教师:冯惠
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2024年5月10日上午第一节课,冯惠老师携一(5)班的孩子们进行精品课展示。
1.激趣导入:课程始初,冯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进行猜谜,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2.课程新授:在冯老师精心设计的课件中,她与学生们一起拨通了打给瓢虫的电话。随后播放了瓢虫简介的科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瓢虫的由来与它结构特点。
3.示范操作:学生探究完瓢虫的形态特点后,冯惠老师便开始了范画展示,在视频展示过程中,学生们聚精会神的观看,绘画顺序清晰且富有创意,也是听课老师们值得学习的重要环节。
4.展示评价:学生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勾线、上色、裁剪后得到了一只只可爱精致的穿着花衣裳的瓢虫作品。并按照老师的要求,都把瓢虫们“请”上黑板去参加时装晚会进行作品展示。
5.课后拓展:冯惠老师通过本次《瓢虫的花衣裳》,呼吁了学生们学会保护动物与自然,升华了本次课程的主题,本次课堂也逐渐落下帷幕。
一次引领,一次促进;一次示范,一种激励。本次骨干教师精品课展示活动的开展,为我校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砌上了牢固的阶梯,也为各位教师创造了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相信在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下,我校教师一定会一路耕耘一路高歌,迎风雨且徐行,笃定目标、踔厉奋发,在教研中凝聚创新智慧,共同谱写出教育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