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心田,实践促成长。”秉承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校于5月28日开展了三年级研学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传统二十四节气,勤劳美德我牢记”、“卯榫工艺真奇妙,木艺手工我骄傲”、“传统扎染手艺精,非遗传承我能行”三大板块,同学们在活动中觅新知,增学识。
传统二十四节气,勤劳美德我牢记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付出辛苦的劳作,才换来了丰收。
同学们也认识到,要勤劳付出,才能有收获。辛苦的劳作离不开合适的工具,炎炎夏日,一顶草帽能为农民伯伯遮挡烈日,增添一分凉爽,所以同学们也为农民伯伯设计了漂亮的草帽,希望能让农民伯伯挡去一分酷暑。
卯榫工艺真奇妙,木艺手工我骄傲
木头原本是有生命的物体,自古以来 ,人们就发现了它们那种特别温和与美丽,以及纯朴的品质,我们的先民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木雕艺术品。而木工中的卯榫结构,更是能够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同学们在活动中知道了名师巨匠——鲁班,了解了木工工具的由来,感受到卯榫结构的奇妙。
在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获取了很多有关木工、木艺的知识,还自己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次木工的不易,同学们自己拿着砂纸一点一点细细打磨自己的木艺作品——猫爪杯垫,他们化身“小鲁班”,认真专注,耐心细致。
传统扎染手艺精,非遗传承我能行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扎染工艺起源于哪儿?如何操作?有什么特点?今天,同学们都找到了答案。不仅如此,同学们还自己亲自动手体验了扎染工艺,看着同学们扎染结束,期待满满地打开自己的作品欣赏的样子;看着同学们互相比较,七嘴八舌地谈论各自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时候;看着他们发出赞叹,感叹扎染的神奇的时候,我们便知道,我们的手工艺一定能够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文化润心田,实践促成长。”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本次研学实践活动中,乐于求知,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受益匪浅。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继续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中华传统美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有理想、有朝气、有知识的优秀阳光少年!
撰 稿:李 媛
摄 影:万亚鹏
审 核:郑洪霞 侯 莉
终 审: 徐晓春 贾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