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入学准备这个问题,家长之间常有各种的声音;关于孩子入学后的适应,家长常有各种担心:
作息时间不适应,上课打瞌睡;
上课上厕所;
上课坐不住,有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作业不能按要求完成;
等等……
对于孩子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变化、适应和重组,如果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在某种程度上是"授之以鱼",那么学习品质的培养则是"授之以渔"。今天,就将与您聊一聊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一个关键——学习品质的培养。
什么是学习品质呢?
学习品质是指儿童具有的那些勇于支持其获得学习成功的因素。对儿童来说,“学习”不仅是指他们对知识经验的掌握,还包括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这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与提高的实质。
我们可以从以下行为特征,看孩子是否具有良好学习品质:
01
他是不是充满好奇和探究?
02
他有没有时间观念?
03
他学习时的态度,是不是认真而专注?
04
他对解决问题是否执着?
05
他是不是充满好奇和探究?
06
他会不会很强烈要求让自己来?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
一、好奇心
4、6岁,是儿童创造性培养的关键期,好奇心是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在幼儿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培养策略
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他们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肯定幼儿们乐于思考、动脑、探究的精神,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他们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想办法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坚持性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不仅决定于智力发展水平,更取决于个性和意志品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助于幼儿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有助于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培养策略
1)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时,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
2)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注重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学习环境;
3)游戏活动时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活动后主动整理空间、物品;
4)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鼓励孩子坚持、不放弃,和孩子一起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三、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是主体对待世界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主动性经常表现为热情、进取、乐于尝试、敢于冒险等特点。
培养策略
1)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创设有趣的活动环境,激发孩子探究的意愿;
2)经常带孩子们做一些小实验,实验过程中启发孩子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并和孩子一起深入学习;
4)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评价孩子的方法;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
5)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技巧与方法。
四、责任感
大班阶段是孩子责任心产生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培养策略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在游戏中渗透责任教育:有意识地编排培养责任心的角色游戏、合作游戏;
3)树立责任榜样: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
4)为孩子制定行为的规矩:给孩子制定规矩,适当让孩子承担做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但一旦做出责任行为,也要及时给予奖励;
5)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责任的主人。
五、灵活性
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是幼儿思维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儿童未来数字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
培养策略
1)培养孩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换句话说”、“经常发问”、“续编情节”、“续编故事结局”等;
2)帮助儿童灵活设置问题的起点: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如“火柴变换”、“棋类对弈”、“扑克牌复杂分类”、“语言回忆”;
3)帮助儿童灵活进行规制转换:如“高矮人游戏”、“对先生和错先生”、“反义词游戏”、“嘴巴手指不一样”;
4)培养发散性的思维:如“续编故事”、“连词成句”、“竞赛或者限时游戏”等。
六、独立性
从幼儿成长的全过程来看,没有人能替代他们长大,最终要靠他们自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独立性就是幼儿终生发展的源动力。同时,独立性对于孩子适应环境、应对挑战也非常重要。
培养策略
1)合理安排时间:如“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假期计划”等,让孩子自主安排一日活动内容;
2)自己整理物品;自主安排空间,让孩子自己安排房间的摆设;
七、合作性
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其进入小学打好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培养策略
1)提供需要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 活动;
2)指导孩子在活动前做计划,提高幼儿合作水平;
3)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合作技巧与方法;
4)及时给予鼓励,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八、专注力
专注力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它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
培养策略
1)尽力营造简单、安静的活动氛围,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外界因素;
2)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在每次活动前都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
3)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如“拍球数数”、“物品变位”、“复述图画”。
九、整洁调理
5~6岁儿童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幼儿整洁与条理性的形成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状态。
培养策略
1)创设有序的生活环境:温馨有序、规整洁净;学习环境:层次分明、秩序井然;
2)固定的生活作息,良好的生活规律,有序的活动。
十、荣誉感
3岁以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荣誉感也逐渐加强,荣誉感的发展也影响着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培养策略
1)挖掘幼儿的优势才能,给予表现的机会,激发幼儿荣誉感;
2)适时夸奖、适度夸奖,进行必要奖励:A. 非语言奖励:满意的眼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笑脸,会意的点头,轻轻的抚摸,热情的拥抱,甜蜜的亲吻等方式;B. 落脚在具体行为上的语言奖励:如“你把书包整理得太好了
十一、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学习就主动,学习效果也好,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环,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高,还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当然也就会取好成绩
培养策略
1)给予孩子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2)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给予适当引导;
3)抓住孩子兴趣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广泛的兴趣;
4)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活动的难度,孩子能完成同时又有挑战性;
5)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十二、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孩子进行各种生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策略
1)规律生活很重要: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早睡早起,一日三餐,不吃零食等;
2)遵守社会秩序:学会等待、轮流、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丢、爱护公共环境……
3)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如洗自己的手绢,内裤、袜子等小件物品;
4)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
涵江区塘头幼儿园 家园工作室
编辑: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