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张太雷故居、红梅公园

江南风
创建于05-28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摄于江苏。

       张太雷故居,两进三开间木结构建筑,1918-1925年张太雷一家曾借居于此。张太雷(1898-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广州起义主要领导者。

       张太雷母亲卧室。太雷父亲早逝,靠母亲帮佣度日。

       张太雷夫妇卧室。1918年太雷与陆静华在此结婚,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均在这里出生。

       太雷女儿卧室。

       陆静华(1898-1968),张太雷夫人,1927年张太雷牺牲后,她精心照顾瘫痪在床婆婆十余年,三个儿女先后参加革命,儿张一阳为国捐躯。解放后历任常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张西屏(1920-1968),张太雷长女,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在当地小学任教。解放后1950年加入民主同盟,1958年任民盟市委副秘书长,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西蕾(1922一2020),张太雷次女,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先后担任南京第一女中校长、南京永利宁厂党委副书记、化工部科技局副局长等职,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张一阳(1923-1941),张太雷长子。1939年在周恩来、陈毅安排下,赴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捕,在上饶集中营坚贞不屈,受尽折磨至死。

       张芝明(1927-2008),张太雷次子,抗战爆发后党组织将他接到延安,1938年同一批革命烈士和中央领导子女,赴苏联进入国际儿童院。高中毕业后考入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后在苏联工作,1965回国进入四机部第十五研究所工作。

      王一知(1901—1991), 张芝明母亲,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1925年到广州协助张太雷开展工作,结为夫妻。张太雷牺牲后转入白区地下工作,1938年与李白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建国后成为知名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李铁映、伍绍祖、施光南等曾是她的学生。

       张太雷纪念馆,与张太雷故居毗邻。张太雷(1898一1927),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1927年牺牲在起义战斗的最前线,年仅29岁。

       追寻真理,启志常州。

       履职国际,出使苏联。

       建党创团,奔走四方。

       推进革命,博火九州。

       领导起义,浴血广州。

       红梅公园,位于天宁寺北侧,内有红梅春晓、文笔夕照、吴风遗韵、青峦倒影、曲池风荷、雪山劲松、翠薇秋霞、林园钟声八大景区。

       红梅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889-904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建。阁高17米,上下两层,南端云鹤纹石坊,坊额刻“天衢要道”四字,两旁石柱楹联为“道有源头,立言立功立德;工无驻足,希贤希圣希天”。

       冰梅石,位于红梅阁南,为元代天庆观牌坊石柱原物,直径35厘米,高2.5米,柱上石沥汶起,光荧有鳞次,石质晶莹如玉,下雨时雨花沿石纹迸流溅出,景象奇特。

       古春轩,始建于同治光绪年间,瞿秋白少年时常到此读书玩耍。

       “高山流水”雕像。相传古时俞伯牙在此鼓琴和钟子期相遇,留下了“高山流水”千古佳话。

       知音舫,俞伯牙弹琴遇知音故事据地方志记载,发生在“中吴要塞,八邑名都”古延陵附近(今常州奔牛镇),据此在改造文笔塔园时建造知音舫,传颂这一纯朴感人故事。

       嘉贤坊,为纪念三让王位的季札而建。坊高8米,坊东面楹联为“延陵世泽、让国家风”,西面楹联为“春秋争弑不顾骨肉,孰如季子始终让国”。

       文笔塔,始建于南齐建元年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塔高48.38米,七级八面,因塔形似文笔,古时学子上京赶考前必来登塔祈祷。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