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教研】每周一诗一班一品——三(3)班《忆江南》

依旧伊人
创建于05-27
阅读 11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诵读不衰。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本周三(3)班品读诗词《忆江南》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被称为“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的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仅诗就有3600多首。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古诗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解诗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来时,早上的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那熊熊的火焰还要红,那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这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忆江南》原文欣赏: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徜徉音乐的海洋,尽情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听,孩子们古诗词吟诵的童声多么洪亮。

00:21
00:16

  一篇篇经典佳作,孩子们或激昂或婉约,或俏皮或清纯的诵读,再现了经典诗文的质感画面,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情中有境。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孩子们带来一片生机。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传承经典文化,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编辑:董磊

初审:肖海燕

复审:宋湘望

终审:宋铜林

阅读 11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