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节日大观园”——二年级语文组学科活动

温暖的家
创建于2024-05-27
阅读 30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孩子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本次活动以“传承中华文化,传统节日大观园”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各班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合作,深入研究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围绕节日由来、节日习俗、节日诗词、节日歌曲、节日话剧表演等,展示出传统节日的色彩。

校啦啦操前来助阵,活力宝贝,活力四射。

00:08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古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民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照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传递着千年的祝福和希望。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它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带大家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去领略民俗风情。

鲜花绽放是吉祥的新年,春联书写的是大红的喜悦,年味浓浓,是团聚的快乐,年的祝愿是幸福的传递,满载祝福,新年大吉,二年九班同学带来的节目《中国娃过新年》。

过新年可真热闹啊,这样的热闹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能结束呢,咱们一起去逛花灯,留住新年的美好!二年六班同学带来的《咱们一起逛花灯》。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细雨纷纷到清明。请欣赏二年八班带来的诗词合唱《清明时节》。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到大门上。同学们,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知道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纪念谁吗?对了,就是屈原。下面请让我们穿越千年,见一见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铭记他吧。请欣赏二年一班同学带来的情景剧《端午 穿越时空的对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乞巧节又叫“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少女们会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自己也能有一双巧手;关于这个节日,大家最为熟知的,还是牛郎织女在银河的鹊桥上相会的传说。请欣赏二年三班的儿童话剧《鹊桥会》。

古人说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当看到一轮圆月当空照的时刻,你我不管在天南还是海北是否都有着"低头思故乡"的默契,这是文化传统刻进民族记忆中的印记,任时光荏苒、寒来暑往,亘古不变的是那"月到中秋分外明"。请欣赏二年二班带来的《中秋.颂》。

九九佳节,岁岁重阳,秋高气爽。满山秋色,枫叶红。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重阳,让我们品读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哀愁与孤独,洒脱与豁达。二年五班带来的节目《话·重阳》。

冬至,是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传统节日,美好也如温暖的阳光如约而至。二年四班带来的朗诵歌舞《冬至 美好如约而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腊月初八,正是冬日严寒之际,而这一天却因为一碗腊八粥而显得暖意融融。你看,二年十班已经起锅烧水,在为我们熬粥啦!二年十班带来节目的《舌尖上的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还有7天,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在北方,人们称这一天为“小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是幸福的开场,是快乐的插曲,是如意的主题,是祝福的声音。二年七班带来的节目《欢天喜地过小年》。

当温暖的春风徐徐吹来,传统节日的种子便落在了我们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循着传统节日呼唤的声音,我们新一代学子扛起了继承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

作为孜孜求学的小学生,秉着对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乐于传承。

作为孜孜求学的小学生,秉着对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我们喜于继承。

弘扬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02:45

学习,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这次综合实践研究活动,小行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他们心中留存。

阅读 30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