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管理,共商孩子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本着家校共育原则,经学校党支部、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在2024年5月24日(周五)13:00——15:00在马鸣中学教学楼前(13:00——13:50)举行讲座:《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十大误区》。讲座结束后继续举行教室座谈会。
讲座由徐娟老师讲授:徐老师在学校做过四年心理辅导,2021年通过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证书,2022年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目前正在学习并报考家庭教育指导师,中级社会工作者证。
在四年的思想辅导沟通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出现各类问题的学生基本都是家庭原因,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不多。有调查认为,有6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对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长也很多。所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而父母并没有持证上岗,没有人能在生儿育女之前就学会如何教育孩子,也没有人能不需要学习就无师自通。对于如何去养育一个孩子,没有人来教我们,所以家庭教育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我们中国人很爱爱孩子,但很可惜爱孩子的方法却不对。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教育需要四个方面的合力,据统计:家庭教育占比-50%、学校教育占比20%、社会教育占比20%、自我教育占比10%。由此可知,学校教育并不能解决孩子健康成长的所有问题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是制约学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梳理出我们的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十大误区,与各位家长一同分享学习,避免踩坑。
误区一:只要身边有人照看就好和孩子没有亲密接触,这主要体现在放任型家庭教育中,这样的情况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自私、野蛮、自我中心的性格。
误区二: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对孩子缺少耐心。(我们在做辅导的过程中,孩子也经常谈到这个事情,有的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自己无用,多余,没有价值感。)
误区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忽略孩子的自尊。
误区四: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把自己的意愿变成孩子的意愿。
误区五: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打扰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
误区六:缺少对金钱的教育。
误区七:不懂得道德品格的教育。
误区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总是做坏的示范,不原谅孩子的错误。
误区九: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
误区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期待孩子的感谢。
针对十条误区,提出对策:
1、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尊重孩子的意愿,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在民主型家庭教育中,这样孩子容易形成活泼、快乐、自立、有礼、合作的性格。
3、加强养成教育的意识
4、要注重家庭成员间的配合、家校教育相结合。
接着,邀请家长与孩子游戏互动:空椅子游戏。互换角色让家长充分体验如何恰当的使用语言,才能达到避免伤害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并举例子如何应用代币奖励法帮助学生控制网络成瘾问题。最后由徐老师和一位学生情境示范倾听的技巧。帮助家长打破亲子沟通壁垒。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随后在各班教室(14:00——15:00)
由各班家长、学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继续讲解,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免书费、免学杂费、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每学期625元)
2.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吃营养早餐——周一、三、五米线;二、四面包牛奶)
以上均属国家惠民政策,旨在让孩子今后能够感党恩,心存报国志。
3.宣传学校八严禁
4.宣传班规班约
5.重点讲成绩(期中考试、六次模拟考)
6.班级下一步发展规划
7.班级发展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8.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结合班级情况进行其它方面宣传
结语:
现在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使家长接触的教育多种多样,教育的多元化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多种选择,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成才与否主要不是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 而与父母自身的家教观念和人格素质密切相关。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的。家长的品德、行为、言论、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 成为形成孩子理想, 道德, 情操, 气质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子做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家庭都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避免进入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
最后赠给家长两句话:
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良好的学业成绩和未来事业的成功。
培养孩子优良的个性,就能让孩子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
图文编辑:徐娟
一审:冯玉兵
二审:齐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