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小课题的研讨,帮助教师获得专业的成长,不断提升教学质量。2024年4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陈尼教师在六楼多媒体教室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沈名喜校长、温小荣副校长和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参与了此次研究课,再次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聚集课堂 感受神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6fcf098da743ea82790866de36d247.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5d521a75e4b4ef6bf3383070306aff8.gif)
本次执教的教师是三年级四班陈尼老师。《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章,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陈尼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在课堂上,学生们对《海底世界》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任务单,读写结合,学生们学到了知识、习得了学习方法,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丰富。
课后探讨 促提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a6fcf098da743ea82790866de36d247.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5d521a75e4b4ef6bf3383070306aff8.gif)
我校温小荣副校长从教学设计、学生表现、教师素质、课堂氛围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点评,不仅让所有老师对这节课有了更深的思考,更为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上提供了指导。
郭菲老师认为, 陈尼老师《海底世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良好,到达研究课效果,有很多优点例如:
一,目标明确:陈尼老师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如让学生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她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具体段落,如描述珊瑚和海藻的部分,让学生深入理解海底世界的多样性。
二、方法多样:陈尼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她展示了海底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她还播放了海底动物的声音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之中。这些教学方法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互动频繁:陈尼老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她经常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她问学生:“你们觉得海底世界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如果可以强化朗读指导就更好了。
符慧老师认为:《海底世界》作为一篇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课上,陈老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海洋奥秘的探索兴趣,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讨论、写作等多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师们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紧密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其次,教师们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如海底视频等,将学生带入海底美丽的景色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情境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习过程的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们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感悟,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各抒己见,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们还设计了学以致用的练笔环节,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描绘自己心中的海底世界,这样的写作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建议:课堂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总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们也需要注意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确保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陈美伶老师认为:陈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深入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她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如珊瑚和海藻的描述,使学生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和奇妙。在朗读指导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如果陈尼老师能够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信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能在朗读指导方面进一步加强,相信她的教学会更加完美。
周克花老师认为:在陈尼老师的引领下,借由生动的讲述和形象的描绘,学生仿佛潜入神秘的大海深处,与各种海洋生物亲密接触,感受了海底世界的奇妙与瑰丽。 陈尼老师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紧密围绕课后习题,贯彻落实《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目标,着重关注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让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将语文要素切实融入学习任务群中。例如在逐步递进的学习任务中,通过学法迁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介绍,学会先概括后细化、从多方面、抓住特点来清晰阐述一段话的方法;还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等关联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个性化表达,加深对“多方面”、“写清楚”等写作特点的理解,有利于读写训练。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层层递进、聚焦核心,实现了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同时激发了探索海底世界的浓厚兴趣。
钻坚仰高,笃行致远,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本次活动不仅是三年级语文阅读“三单”“三学”教学实践研究的展示课,更是践行"新课标"的有效实践研究,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萤火虽小,汇聚成河便是光,让携手教研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力量,推动教师高质量成长,助力学校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