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苑集团·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学习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开展新课标校本培训活动

王婷
创建于2024-05-27
阅读 2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帮助各学科教师做到“手上有课标,心中有方法”,从而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学科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5月27日下午,我校在吴丽姿副校长的主持下开展了新课标培训活动,全体教师参加。

     培训伊始,吴副校长指出新课标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革新,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重新审视和构建。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接下来,全体教师共同观看学习管光海老师的讲座视频——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劳动“作业”。管光海老师从劳动“作业”存在的问题、劳动“作业”设计与实施要点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管老师提到,劳动“作业”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还是劳动课程校外拓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学会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在讲座中,管老师还指出了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作业”的布置忽视反思交流的组织。

2.重“作业”过程的记录忽视体悟的总结。    

3.重“作业”技能的获得忽视素养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管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1.合理规划“作业”内容。

2.合理设计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作业”记录表。

3.合理、适度使用平台和工具等。

        新课标如“源头活水”,似“春风化雨”,共润教师。本次的新课标校本培训活动,既是对教师们理念的革新,也是对教师们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学习,大家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全面掌握新课标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我们全体教师也将继续研读新课标,并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全体教师将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双减”,更好地融合新课标的要求。

阅读 2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