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海绵城市建设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美丽山西——大城小村看生态①】让城市更韧性更宜居

创建于05-27 阅读685

长治市润泽知园海绵小区。王宁摄

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城区段。李振文摄

编者按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山西。

  “一条大河波浪宽……”曾经的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尽了三晋之美,也唱出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山西形象跃然纸上。如今的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表里山河更加多姿多彩。本版今起推出“美丽山西·大城小村看生态”系列报道,从城市、乡村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体味美好家园的幸福,集聚共绘美丽山西的强大合力!

  春节期间,晋城市海绵化改造后的凤西广场成为附近居民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在这里,道路会“呼吸”,花园能“喝水”。透水性路面、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分散布置,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海绵系统,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我省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3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求系统化全域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打造人水和谐、水城共融的“水弹性城市”。

示范引领 全域推进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有效管理和利用雨水资源,从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更优质的居住条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史文正介绍,《实施意见》的推行,将带来多方面积极效果,包括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增强城市生态功能、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

  创新实践,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全域推进。长治和晋城先后入选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吕梁、忻州等8个城市入列省级试点示范城市。2023年,阳城、洪洞、绛县成为首批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市(县),省级财政给予每个示范县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我省将继续通过竞争性选拔,在全省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市县分批开展省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市(县)建设,梳理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更多市县对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打造具有北方特色、山西特点的常态化建管模式。

  全市新、改、扩建项目全部落实海绵理念,市本级城市建成区主干路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城市排涝标准达到30年一遇,内涝积水点100%消除;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再生水利用率超40%,年雨水利用量超89万吨……2023年12月,长治市亮出海绵城市建设成绩单。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该市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年度绩效A档评价。其成功的规建管经验引领周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并逐渐推广到全国其他城市。

  漳泽湖东岸片区海绵示范基地成为长治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长治市住建局总工程师孙维全介绍:“该片区共涵盖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6个,包括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河湖水系等4大类型,通过海绵化建设,实现了对上游城区近10平方公里区域的雨水净化、调蓄以及削峰排放;区域水系底泥得到清除,水质提升至Ⅳ类,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年雨水资源利用量超过50万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质的改善,现拥有多达520多种植物、168种野生鸟类,成为市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源头减排 过程控制

        在采访中,“源头减排”成为一个高频词。我省海绵城市建设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转变。

  颜色鲜亮的透水铺装、植物丰富的雨水花园、清澈见底的人工湖……行走在长治市世纪春天小区,“海绵”元素随处可见。长治市强化雨水的源头减排,加快既有社区海绵化改造,大力实施世纪春天、圣鑫园等海绵示范项目,昶龙壹号院、活力城C等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海绵化要求高标准设计,达到海绵建设与景观绿化有机融合。同时充分利用街头绿地,建设了东兆海绵口袋公园、潞阳门生态停车场等,一个个“海绵细胞”推动雨水慢排缓释;在雨水转输的过程中,该市实施了长兴路、紫金东西街、西大街、清华街等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建成延安路、紫金街2座雨水泵站和太行北路等行泄通道,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在雨水末端排放处,统筹流域区域、城市多个层级,疏通河湖水系,打造浊漳南源、石子河上游生态河道,充分利用城市及周边坑塘洼地、大型公园绿地实施集中调蓄,调蓄涝水、净化雨水、旱季回用。

  在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白马寺游乐园停车场、凤西广场等一批海绵城市综合示范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广大市民共享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该市还对主城区20处易涝积水点进行了治理,对低洼地势等内涝高风险区域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实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城市韧性不断增强。

  在临汾盆地北端,洪洞县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项目全过程管控流程,要求县城范围内所有新、改建项目严格落实海绵城市要求,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县城落地生根。该县将突出恒东小学、恒东国际小区、托幼示范服务中心等在建项目“先行窗口”作用,强化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海绵化设计,并对洪洞县第二中学以及1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结合实际实施海绵化改造,积极打造海绵示范项目。

因地制宜 系统施策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史文正表示:“《实施意见》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措施,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其核心亮点体现在全面、系统化的推进策略,通过全省范围内的统一规划和实施,实现城市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优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洪洞县因地制宜,系统施策,积极探索除涝治污新路径。开展顶层设计,编制海绵城市、排水防涝等相关专项规划;筹备成立海绵城市产业研究院,探索海绵产业集约化发展路径;加强海绵城市技术攻关,开展一批引领型、实用型、攻关型的课题研究……一项项任务铺开,一幅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美丽洪洞新画卷正在精心描绘。

  2023年11月,洪洞汾河湿地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成为山西省第一个国家重要湿地。湿地水草肥美,生机盎然,共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55种,野生脊椎动物16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大天鹅、白尾鹞等是这里的“常客”。这是洪洞县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为引领,积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成果。该县以洪洞汾河湿地建设为抓手,深挖霍泉水文化,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系治理、水环境质量提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同步考虑、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推动县城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深挖霍泉水文化,是洪洞县海绵城市建设的又一亮点。“霍泉灌溉工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岩溶泉水开发利用的典范工程,也是对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动诠释。保护和传承好霍泉水文化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洪洞县住建局负责人说。该县大力保护霍泉水脉,保护和传承霍泉水文化,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为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工程体系。

  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的‘1255’战略部署,继续推动流域水系生态治理,实施河道生态化改造,打造‘有水有鱼、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和岸绿景美、安全舒适的亲水空间;持续推进城区水系统综合改善,保障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提升城区水环境质量,打造多水源供水新格局。”

  1月18日,长治市海绵城市建设管控科普展示中心建成投运。该中心的建成投运,将推动海绵城市知识教育普及,提升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获得感,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正如史文正所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将不仅是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城市建设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晋帅妮)

记者后记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海绵城市建设在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漫步街头,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绿色生态而又具备“吸水”能力的海绵化设计,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也从试点示范迈向系统化全域推进,让城市更具“弹性”和“韧性”,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在因地制宜、系统施策中,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管经验,并互相借鉴,各取其长。长治漳泽湖东岸项目由点扩展成面、形成连片示范区,洪洞县保护和传承霍泉水文化,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为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老旧小区改造采用“+海绵”模式、新建项目强化海绵化设计,让城市里子面子同升级,颜值气质双提升。

  积极探索将雨水资源纳入水权交易平台,提倡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市场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对海绵城市项目与服务等给予绿色信贷支持;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全链条产业化实践……《实施意见》中一条条创新举措为我省海绵城市建设再添动力,推动形成多部门合作、多专业协同、全社会多元共建局面。未来,我们的城市将更宜居、充满活力。

(以上文章转载自山西日报)

阅读 6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