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母亲离开我们一年了!
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您一周年忌日。当我来到“水语人家”小区,走进熟悉的客厅,却听不见您的呼唤,空空如也的卧室,没有您的身影,物是人非 ... ...我站在阳台上,凝视着远处的高楼和地铁浦江线,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妈妈,您曾经和我说,您百年以后要像周总理一样,把骨灰撒入大海。那时,我忍着心酸回答您:“别乱说,侬好好的... ...”后来,看到您身体状况不好,我们瞒着您选墓地,“妈妈,请您原谅,儿女们自作主张。”
长青陵园位于上海北部,离市区只有40公里,在嘉定与太仓边界,交通方便。墓区四面环水,环境优雅。(最初是烈士陵园,长眠着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许多烈士)走进陵园,绿荫苍翠,主干道两旁笔直的松柏郁郁葱葱,再往前走,远远看见正面一座烈士纪念碑高高耸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显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妈妈,您一直崇尚革命军人,也喜欢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做朋友。长青陵园的烈士都是年轻人,他们是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上海的解放而牺牲的英雄。听说当年是陈毅市长决定批建的,有这些革命烈士与您为伴,您不会寂寞。
妈妈,您看,我们选择的这个陵园您满意吗?
2023年冬至落葬
2024年清明扫墓
爸爸妈妈,你们在天堂团圆了!
你们在那边还好吗?女儿想念你们!
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父母,思念常常萦绕在心头。多少回,打开尘封的影集,父慈母爱的温馨岁月浮现在眼前... ...
母亲和我摄于50年代的人民公园
左手牵着我,右手抱着妹妹的母亲
当时正值“大跃进”年代,听母亲说她上班是“六进六出”还要带两个娃,多么不容易,但是年轻能干的妈妈忙而不乱,休息天还带着我和妹妹去人民公园。上面这张照片的背景“国营上海市百货公司”就是现在的中百一店。1960年4月大弟弟出生了,父母亲便把大一点的我寄养在私人家里,妹妹送到金陵东路一家全托的托儿所。
1962年,我有了小弟弟,父母亲儿女成双。
温馨而幸福的时光
超能妈妈是现代+传统,工作生活两不误,有创造美好生活的高超本领。我们的家干净整洁,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四个孩子光鲜亮丽,母亲自己打扮优雅大方。
母亲在康健园骑马
摄于50年代人民公园(背景:上海百货公司即中百一店)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九岁那年父亲因病住院大手术。母亲既要上班,又要跑医院,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好在亲戚朋友邻居都来关心。依稀记得,父亲的侄子,我的三个堂兄(也只有十几岁)来帮助陪护叔叔。九岁的我乖巧懂事,不仅在家带好弟弟妹妹,还主动要求去医院看父亲。到了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看大门的人说我个子太矮小,不能进去,我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说了不少好话,博得了看门大叔的同情,终于网开一面,让我进去。
父母亲为了四个孩子,忙碌辛劳一辈子,为家庭创造美好生活奉献一辈子,为子女成家立业操心一辈子,每当想起父母亲的恩典,总唤起我心底最深切的思念,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第一个老师。我人生的第一次握笔写字是学龄前妈妈教的,在田字格薄子上写”姓名,家庭地址”,在数字格薄子上写“阿拉伯数字”1-10。儿时的我好学,看到啥感兴趣就想学,母亲总是细心呵护满足我。六、七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用细绒线结围脖(即上海人叫头颈套),八、九岁的时候,就教我打毛衣(即结绒线衫),十几岁就教我缝三角针的裤脚边和踩缝纫机(即踏缝纫机,过年还教我做蛋饺,包宁波汤圆。
“母亲牌”蛋饺
“母亲牌”酱鸭
母亲不仅教会我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样做人。
妈妈,您善良勤劳,宽容礼让,知恩图报,助人为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的潜移默化让我终身收益。您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对家庭的热爱责任和做人的品质修养为我树立了榜样。我的成长和成功都凝结着您的心血和养育。
妈妈,在我的心中,您是那么的平凡伟大。我能成为您的女儿真是幸福!
以前逢年过节,家庭团聚,您总是冷盆热炒烧一大桌您的拿手菜让我们吃。今天是您的忌日,您会回来的,尝尝您小儿子做的一桌菜(阿四传承了您的厨艺),相信您会喜欢合口味的。
阿四的新房装修好了,妈妈非常开心
亲爱的妈妈,千言万语倾诉不尽女儿对您的感恩,思念,这思念如同一首悲伤的旋律,永远永远回响在我的心中。我相信您和爸爸在天堂也会守护我们,保佑我们,直到永远永远。
您的大女儿:建萍
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