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学校

你我共建



格尔木市第一中学

禁烟控烟倡议书

格尔木市第一中学
创建于2024-05-27
阅读 25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旨在强调了烟草对全球公共卫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个人和社会在抵制烟草方面的责任,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减少吸烟,甚至最终戒烟。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科学研究表明,吸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以导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和死亡。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 10~13 倍。吸烟对健康有百弊而无一利。

 我校是无烟学校,学校是一个文明场所,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摇篮。为了树立和展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创造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倡议:

家长篇

1.从自身做起,自觉拒绝烟草,树立吸烟危害自己及他人健康的理念。远离烟草毒害,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2.从家庭做起,主动向亲友宣传吸烟的危害,劝说吸烟的人群少吸烟或不吸烟,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3.绝不在孩子的学习或游戏场所吸烟,使他们免于遭受二手烟的危害。进入学校,自觉控制吸烟的不良习惯,做到不吸烟。

4.以身示范,教育孩子远离烟草,自觉拒绝、抵制吸烟诱惑。

5.与家人一起外出时,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

6.自觉接受孩子的监督,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校园篇

1.遵守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营造无烟校园环境。在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校园公众场所,自觉远离烟草,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2.如果看到他人吸烟,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健康,请对其进行友好的提醒和劝诫。

3.教师不在教学区、校园内等公共场所及学生面前吸烟,并带头戒烟,做戒烟先锋。

4.积极主动地开展无烟校园创建宣传活动,深入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

吸烟的危害

1.致癌作用:

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

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

3.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4.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不再“乌烟瘴气”,烟蒂、烟盒在校园销声匿迹,让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无烟校园。

阅读 25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