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梵高的艺术世界》——滨江苑幼儿园大四班课程故事

Orange Ocean.
创建于2024-05-27
阅读 2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主题缘起

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代表作众多,我们和幼儿一起走进大师梵高,了解梵高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历程,带领幼儿在色彩、与光影交织的画境之中,探索梵高狂热、浪漫、诗意的内心世界。

 通过名画从而走近艺术,走近艺术感染自己,有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孩子们才生发出艺术创作的欲望。

初识梵高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何许诺:向日葵,我妈妈还买了2支插在家里的花瓶里。

尹张扬:我们吃的瓜子就从向日葵里出来的。

肖依辰:向日葵开花的时候要对着太阳的。

老师:你们喜欢向日葵吗?有一个画家非常的喜欢向日葵,他画了非常的多的向日葵作品,你们知道是谁吗?

赵若菲:我知道一个画家画了向日葵,但不知道是不是他。

(其他小朋友都盯着赵若菲看。)

赵若菲:我说的这个画家是梵高。

老师:是的,我说的这个画家也是梵高。

这是我们班大多数小朋友第一次听说梵高的名字。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梵高的基本情况,梵高是荷兰的大画家,他的一生比较短暂,37岁时离世。他一生中创作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粉画,代表作有向日葵系列、《星月夜》、自画像系列等,他的画以其鲜明的色彩、浓重的笔触、奇特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

教师支持与策略:这一谈话过程中我通过向日葵引出幼儿的讨论,恰好班级里有一名幼儿对梵高都粗浅的前期经验,自然而然的就引出梵高,从而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向日葵诗人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欣赏到梵高的作品,我们在班级里张贴了一些梵高的代表作。

花花:梵高画了好多向日葵啊!

阚卓韵:是的,每个向日葵的作品还不一样呢!

(一)初步欣赏

在欣赏梵高向日葵之前,我带着幼儿一些先观察真实的向日葵的图片,了解向日葵的结构特征。

通过图片,查阅资料等方式,孩子们初步了解到向日葵是由根、茎、叶、花、花、果实构成,花盘大大的。向日葵不论是幼小还是茁壮时,始终坚守初心,坚守阳光。

我挑选了梵高有代表性的向日葵作品请幼儿欣赏,问他们有什么感觉。

小朋友们大胆地说出对向日葵作品的感受,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说出了色彩带来的感觉。

(二)名画再欣赏

1.色彩的感知: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哪种颜色最多?你们喜欢哪种颜色吗?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幼儿感知到了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

2.线条的感受:我们来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

3.构图的感受: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那都有哪些方向呢?

在欣赏过程中我鼓励动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的审美体验。让幼儿感受到色彩的巧妙搭配、线条的夸张大胆和扭曲,感受到画面中的向日葵充满着生命的力量,通过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构图有张驰有疏密才会漂亮。

教师支持与策略:在欣赏环节,从欣赏真实向日葵——初步欣赏梵高向日葵——再次欣赏,层层递进,鼓励幼儿说出感受。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作品带给人们那种美丽和热情,激起幼儿创作欲望。

(三)我学梵高画向日葵

梵高的画里藏着他对艺术的热爱,每朵向日葵都像燃烧的火焰,富有朝气,散发着强烈的生命力。我们也学着梵高一起来画一画这漂亮的向日葵,我们结合了班级特色线描画形式进行了创作,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线描形式的向日葵也是有一番滋味呢,利用简单的点线面的变化和组合对向日葵进行装饰,在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线条变化出的各种各样的组合,使向日葵变得复杂而好看。

艺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除了线面的,还有蜡笔的、有泥塑的......

教师支持与策略:绘画活动有了前期的铺垫,所以开始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在幼儿开分组操作绘画的过程中,我适当提醒幼儿添画、看整体布局等等,大部分幼儿能合理掌握作画布局,运用多种线条和图案装饰向日葵,体验到了线描画的装饰美,能大胆、愉快的创作及表现。

金色的麦田

1.欣赏梵高麦田作品

通过对向日葵系列作品的了解,小朋友对梵高的画越来越感兴趣。有小朋友发现梵高还特别喜欢画麦田,所以想了解一下。

我们一起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梵高的麦田系列作品竟然有几十幅。

这几张作品仅仅是梵高麦田系列的一小部分,我们一起欣赏了麦田系列作品,通过这两周的学习他们都知道最能体现梵高精神的颜色是金黄,除了向日葵的金黄,还有《阿尔勒居所》外墙的金黄、《麦田与收割者》麦田里的金黄,幼儿在欣赏的时候都被梵高的作品吸引与震惊,梵高创作的麦田富有极强的生命力,他们都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画家。

2.用线描诠释麦田作品

欣赏完梵高的麦田系列作品,幼儿通过线描的方式重新诠释了《阿尔的麦田》,他们尝试描绘出出梵高作品中隐藏的一些细节和情感,同时体现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这种创新方式可以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梵高的经典之作。这种创新方式既保留了梵高画作中的精髓,又赋予了它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3.画一画我爱的季节

梵高的作品艺术成就很高,他的画构图饱满、点线丰富,秋天是梵高最爱的季节,小朋友们已经欣赏过他的麦田系列作品,也来学着他的作画风格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吧!

教师支持与策略:好的艺术教育总是大于艺术成果本身,画画是儿童观察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天性的一种途径,教孩子画画亦是对他们进行心智教育。这一次通过让幼儿运用梵高的风格去创作属于自己的季节风景画,看到了很多惊喜。

我们的疑惑

胡墨闻:张老师,梵高的向日葵作品和麦田的作品都是给人带来光明的,他怎么会这么早就自杀呢?

老师:你的问题真棒,梵高当时是在精神病院自杀离开了这个世界。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开展了语言与社会活动。

1.不要嘲笑别人

通过阅读这和绘本,小朋友们知道了梵高童年时不被家人喜爱,被很多人嘲笑,他的画不被认可,被欺负被孤立。

梵高为什么会画向日葵?梵高为迎接他唯一的朋友——高更的到来,于是计划在他的房子里画很多向日葵。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画面鲜明亮丽,线条极富特色,画面传递出一种强烈、炙热的感情。而他进去精神病院是因为朋友离他而去,做出了割耳朵的行为,被大家认为是精神有问题的人。他渴望明亮的色彩给他带来希望和光明,所以很多作品上都充满了金黄色。从梵高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坚持梦想,坚持画画,终成一派大家。

阚卓韵:梵高没有什么朋友,他太孤独了。

张嘉一:我们不能像绘本中的小孩一样去笑话别人。

2.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绘本中说到:“颜色不应该是那样的。画上的人也不像他们该有的样子。滑稽的花、发光的街道和奇怪的星空。都不对。”

颜色应该是怎样的?画得像才好吗?花、街道和星空,在每个人眼里都一样吗?……每一个人都不觉得好,就真的不好吗?

小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纷纷说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每个人都要接纳自己。

还有小朋友说,好想自己能穿越到梵高的时代,去大声的告诉他“你的画很好看,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我是你的好朋友”。

大班的小朋友有了这样体验,这对他的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宝贵的经历。这不仅给小朋友上了一课,给作为老师的我也上了一课。原来对待我们不懂的,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对待别人与我们观点不一样的,我们要用一个包容的心对待。

总结:从欣赏《向日葵》系列作品到《麦田》系列作品,金黄色让我们看到了光明与希望,可能这也是梵高想努力呈现出的具有生命力作品色彩。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幼儿可以学习到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在欣赏中体会到了梵高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通过对代表作品的赏析,孩子的绘画眼界与美育思想也在无形中提升,相信这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除此之外,我们还创作了一些有关梵高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鸢尾花)

(梵高的自画像)

(星月夜)

阅读 2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