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芒种未到。夏初的田野,生机盎然,充满希望。利用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辛庄小学师生走出校园,来到这片收获和新生并存的田野,脚踏实地学真知,用心感受土地的力量。
初识麦蒿,不起眼的野菜却是大自然的馈赠。麦蒿小的时候可以包野菜包子,成熟的麦蒿种子可以用来榨油。农民收割麦蒿,巧用麦蒿,是聪明才智,也是辛勤劳作。孩子们细致地小心地剥开麦蒿的种子,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来到金黄的麦田,风吹过麦浪,像吹过金色的海洋。我们的主食,中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丰收在即。孩子们望着即将成熟的小麦,无比感恩。他们想到了古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今天的农民,丰衣足食,是因为我们生在新中国。我们的人民当家做主,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想到这里,孩子们又满生骄傲和自豪。
仔细观察一株小麦,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针尖对麦芒”。尖尖的长长的麦芒底下,是一颗颗团结紧实颗粒饱满的麦粒。咬一口青青的麦粒,满口爆浆,是清甜的属于大自然的美味!孩子们看着,品尝着,议论着,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教育呢?
麦田的旁边,是一望无际的即将收获的菠菜——一种当地近几年种植的经济作物。宝塔一样的菠菜叶子底下是一组组像绿色元宝的种子,两头尖尖,中间鼓鼓。而香菜的种子却散发着特殊的香气像小灯笼似的长在田间地头。两种植物的种子像元宝,像灯笼,美好的寓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丰收是充满希望的,新生更是。小满以后,花生、高粱、大豆、棉花都种入泥土,开始发芽、成长。新生的叶子小小的、怯怯地、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孩子们也似乎在盼望着大地又一次的丰收。
大自然总是慷慨的。回来的路上,有孩子惊奇地发现路边自然生长着一棵桑树。桑葚挂满枝头,甚是诱人。我们停下脚步,伸手采摘这美味的果子。孩子们都说这果子比买的好吃,是啊,这里有自己动手的喜悦,有发现的快乐,岂不更是香甜!
写作是出行快乐的延续 。孩子们回到教室,先讨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再跟着老师回忆一路上的所思所感所想象。脚步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脚步到达的地方,文字更加敏锐……
教书,育人,识五谷,勤四体。我们总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守住初心,才会越走越远;守望相助,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