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爱与悲的合鸣,家与国的刻印——高中部语文教师黄可师徒结对汇报课

创建于05-26 阅读433

主题:高一年级语文组师徒结对汇报课

时间:2024年5月22日上午

地点:高中录播室

参与人:高中语文组教师

授课人:黄可

师傅:韦倩雯

授课内容:《与妻书》第一课时

授课环节

  《与妻书》被誉为“民国最美情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教师将其与《禀父书》做对比,引导学生以“书信体”的表达目的为切入口,理解本文的真情。

  教师以“对妻子之爱”这一角度入手,设计第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同学们找出“直接体现”林觉民深爱妻子的词句。学生迅速锁定了信中林觉民对妻子的昵称“卿卿”,以及直言“爱”的句子,并能细致分析其中的情味。

        而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林觉民对“爱”的理解,得出真正的爱是超越自身,推己及人;真正的爱是超越自私,全心为你;真正的爱是超越信仰,长情不移。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两人的真爱产生于包办婚姻的背景之下,更能体会林觉民那份“爱”的难能可贵。

  接着,教师继续以“情”为主线,提出问题:既然爱她,为何选择赴死?

        学生此前预习充分,并且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很快便回答出林觉民决心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付出,因此英勇赴死。但教师并不愿把这样一个鲜活、真实的人物变得刻板,因此继续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林觉民英勇赴死的背后,除了对国家大义的追寻,同样重要的还是那份对妻子发自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爱。

  最后,由于本文情感强烈而逻辑性欠缺,教师便以“对妻子的挂念”、“如何劝慰妻子”两个问题,引导梳理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林觉民对妻子爱之深的感受。

        课堂尾声,教师布置了一个思考问题:古往今来,为大家而舍小家的故事并不少见,为何教材选择的是林觉民?

        教师希望借此问题,让同学们能进一步思考教材选择此文的原因。当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教师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本文的情感,不论是对妻子的爱,还是对天下的爱,都是强烈而真挚,不掺杂任何功利因素。这两种爱不分高低,更可以说,正是因为林觉民毫不回避自己的儿女情长,毫不掩饰对生的留恋,才使他身上的那份英雄气质更真实、更可贵!

撰稿:黄    可

审核:韦倩雯

阅读 4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