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25日南京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劳动暨科学教育观摩研讨会

妖妖
创建于05-26
阅读 6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22日,姚余晶老师和谢雯雯老师一同参加了第35届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劳动暨科学教育观摩研讨会,开启了三天的金陵学习之旅。

顾老师提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所指向的劳动是基于体力劳动基础上的体脑结合、知行合一、学创融通、身心和谐的劳动,劳动教育既具有劳动性价值,更有教育性价值,劳动不等于教育,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本质上是具有学习性、教育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性劳动,劳动课程主导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是以实践为主线、方式、逻辑。顾老师还提出劳动教育要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的政策方向,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关系,推动劳动课程建设的路径与实施,体现五个“一”,一报告,一意见,一纲要,一法律,一标准,从增智、树德、益美、强体四个方面提升学科综合育人价值。

曾老师提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应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像工程师那样真材实料地做项目,做到出虽浅而寓意深,行虽微而旨趣远。学生围绕具有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注重证据,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并对科学问题做出回答,通过比较其他人的解释,评价自己的解释。曾老师还提出科学课堂要注重问题的唯一、过程的唯一、结论的唯一,科学没有唯一的答案,儿童的科学探究是场域情境下的科学家行为的再现,经历科学性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知识、见解、能力、态度与应用的科学素养。

章老师围绕“风是怎么形成的”,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思考能让风车转起来的方法及关键因素,了解风的成因、特点及风对环境的影响,掌握风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章老师利用个体表达、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实验记录单等方式,设计结构性的实验材料,采用进阶性的探究活动,将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去交流、倾听、质疑、补充,基于原有材料进一步提出假设改进完善验证,培养工程思维。章老师提出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实践的有效参与是建立在话语交流的基础上的,课程设计要找准“扎根点”,设计“生长线”,培育“自生力”。

沈老师紧扣“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概念,采用互动式教学,确定主题,制定规划,测试完善,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动起来、停下来、拐弯、变快、变慢”的实践中学习,感受力的作用,体验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沈老师以耐心和细心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内容丰富而有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沈老师提出劳动与科学的课程设计应追求大单元设计、结合热点问题、大任务,双线并行,建构完善的教学任务,体现概念的进阶,实现学科育人。

霍老师提出要以全经验课程框架、劳动课标与解读、劳动教材为架构依据,架构校本劳动教育体系,以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为素养导向,重视劳动场域的建设与拓展,在劳动中涵养精神品质,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劳动过程,培养劳动兴趣,发掘自己的特长潜能,劳动事件学习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将知识活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劳动素养的培养与形成要靠长期坚持逐步形成。霍老师还提出通过精准定位,明确育人目标;系统设计,细化实施过程;协同家社,形成三方合力;以任务驱动来促进劳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多层级表扬的多维评价,全系统、全领域、全方位为儿童创造完整的生活世界。

冯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制作蛋挞盒子的流程,通过画线、裁剪、折叠、粘贴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线,深入体验流水线、实践感悟流水线,正确认知流水线,理解提高效率安全规范的道理,学生间分工合理,做工精细,共同解决问题,课程内容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紧密联系生活,让科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冯老师提出课堂设计可构建“经验唤醒—经验切片—经验融合—经验迁移—经验修正”的模式,让学生在经验生长中提升创新的劳动能力,在经验生长中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念,在经验生长中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在经验生长中培育崇高的劳动精神,在劳动与科学的世界中不断探索与成长。

杨老师提出行知教育是奉行知行合一哲学办教育,传承生活教育理论育新人,关怀生命,弘扬主体;关注生长,优化过程;关切生机,改进评价;关心生态,提升环境。在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动笔等方面学会成长。杨老师还提出行知合一,合于我:从我做起,挖掘自身无限潜能;行知合一,合于此:在此立足,整合身边丰富资源;行知合一,合于爱:从爱出发,精心培育每朵小花;行知合一,合于大:从大着眼,坚信可以创造奇迹。用大情怀育人:有担当的育人目标、爱生命的育人理念、重实践的育人路径、可共享的育人生态,立大志,做小事;立大志,做实事;立大志,做新事。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内的劳动基地!

杨老师提出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在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习是知识和实践结合的结果。杨老师还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把所学习的知识创造性地用于未知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将科学作为知识、方法、过程、实践,实现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观摩课《扣子》(五年级)

报告《“福、融”劳动教育的实践与追求——从“扣子”课堂教学说起》洪老师提出基于区域生态特点,建构劳动课程体系;基于学校活动特点,指导劳动周设计方案;基于劳动项目特点,绘制劳动课程图谱;基于学科特色,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融”为方法与内容,以“福”为方向和结果,引领学生追求和获得幸福人生的劳动教育。洪老师还提出要设计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小是融合生命教育,初是融合科创教育,高是融合职业教育,从劳动到劳动教育再到劳动育人最后到幸福人生,实现身心合一、学创合一、知行合一的三融三合,养成核心素养,适应未来发展,劳动整合教师资源、融合学科内容、结合学校活动、融合校外实践,关注实践,凸显劳动学科核心素养,在真实情景中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为期三天的活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和精彩的瞬间。当热爱与情怀相遇,思想的火花,一定会在劳动与科学的课堂上熠熠生辉。相信在观摩名师课堂之后,参会的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初心,在响应新课标号召,争做新时代先锋的教学路上越走越远!

阅读 6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