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夏酿成诗,当夏花不等闲,和舍中心学校数学课题组以丰茂的姿态迎接夏天的热烈。5月23日上午,我们如约相聚,共同观摩五年级(2)班倪小兰老师带来的小课题研究展示课《最大公因数》。
此次研究课内容为《最大公因数》,由课题组组长倪小兰老师执教。《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找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以及掌握了一个数的因数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因数的知识。
课题组对《最大公因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倪老师从选择教学素材、确定教学模式,到设计教学活动、课堂评价形式等,每一环节都倾尽全力。一次又一次备课,一次又一次试教,一次又一次重构,智慧与快乐并存。教研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团队更加凝聚,让课堂更为精彩。
基于课标和学情下,倪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目标及形式,设计详细具体、可操作、参评的评价量表,在课堂评价环节上可以看到学生们有序地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等,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去,课堂氛围热烈。
看,在这样清晰可见的评价标准下,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相互交流讨论去解决问题,同时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打分,清楚自己掌握到哪一个水平、层次。
倪老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的教学评价活动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堂目标可见、学习可见、评价可见的课堂。
展示课后,倪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并从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学生素养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我们近距离看到了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听课教师进行了课堂评析,大家畅所欲言,谈体会、说收获、提建议,思维于交流中活跃,表达因思考而闪光。
此次课题研究课活动,让我们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小学数学评价活动的研究更深入。课堂评价应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
要在“教学评一致性”下设计好的教学评价活动,需要教师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详细量化的评价量表,让学生有标准可参考、评价有方向、评价落到实处,成为课堂的主人公自主探究,教师实时引导,在有教师评价、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下,真正发挥评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编辑:邓玉祯
审核:陈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