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盛夏,承载着生命的蓬勃。
音乐,律动着生命的乐章。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5月22日上午,康宁小学综合组开展了音乐教研活动。彭宁花老师携手2305班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课——《彝家娃娃真幸福》。
民歌引路,温故知新
彭老师先带同学们复习演唱学过的少数民族民歌。接着,观看了彝族朋友阿诗玛的朋友圈,大家都被彝族盛大的火把节感染到。气氛热烈起来,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去参加。但是彭老师提出要求:只有唱得最好的班级才能收到火把节的邀请。孩子们的斗志瞬间被点燃起来,都想展示一下自己优美的歌声。
歌曲新授,感受情绪
带着欢快的情绪孩子们自由律动,聆听什么歌词出现得最多。“阿里里”是歌曲中的衬词,是彝族人民在歌唱的时候表达自己高兴、快乐心情的一个词,一共出现了8次。彭老师从“阿里里”入手,突破难点,让孩子们唱准三个不同音高的“阿里里”。通过师生接龙唱、师弹琴生简谱唱、随乐接龙唱、根据图片记歌词等多种方法记忆歌词和旋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到了火把节的邀请。
参加节日,感受幸福
火把节正式开始,为了营造火把节热烈的气氛,彭老师要求孩子们在阿里里处加入“嘿萨!”,并加入铃鼓,孩子们围成圈,边唱边跳,好不热闹!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彝家娃娃们的快乐和幸福。
反求诸己提建议
课后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肖环宇老师提出这节课情绪态度价值观传播到位,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彝族的音乐文化。李洋老师提出这节课运用了优秀先进的教学方法,ppt课件都十分精美。董铁军主任和谢文波主任最后总结肯定了教师的素养,提出建议学生参加火把节气氛可以更为热烈。
研“音”之光,探“乐”前行,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细心呵护和浇灌,让其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让祖国的民族音乐经久不衰,让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