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20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癌症新发病例数也较多。
不过,数据显示,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大部分癌症是外界致癌物和人体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越早积极干预,预防效果越好。
什么是癌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75aebb6e6344d2a77761982c1b020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7a394cc30bb4f7f8504c1e04f261e2e.png)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癌症如何筛查?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75aebb6e6344d2a77761982c1b020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7a394cc30bb4f7f8504c1e04f261e2e.png)
癌症筛查方法包括:肿瘤标记物检测、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CT、MRI、放射性核素显像、PET)、内镜检查。
肿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75aebb6e6344d2a77761982c1b020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7a394cc30bb4f7f8504c1e04f261e2e.png)
病理诊断是通过手术切除、内镜活检、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组织或细胞,借助显微镜等工具对样本进行一系列处理和观察,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是绝大部分疾病,尤其是肿瘤疾病的诊断“金标准”。
一直以来,我院高度重视对于癌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秉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对于来院病人的病情“精准打击”,更是逐步深入推进多学科会诊措施,对于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因人而异制定专项的解决方案。
活检是“活体组织检查”简称,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
患者通过内镜组织活检的病理诊断明确肿瘤性质后,病理科、肿瘤科、胃肠疝外科、影像科等专家对于患者综合病情进行详细评估,明确手术方案以及手术后的治疗预后效果。
患者顺利完成结肠癌根治手术
关于肿瘤的预防及预后效果的提升,多学科会诊医生有这些建议: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癌措施。
二级预防是指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包括:
①对癌症危险信号(如持续性消化不良、绝经后阴道流血、大小便习惯改变、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的认识和重视;
②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③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
④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⑤肿瘤自检(对身体暴露部位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是治疗后的康复,防止病情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