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的数据均显示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为每年6/1000000,即每10万人中有0.6个孩子会发生1型糖尿病。根据《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指出,过去20年间,中国15岁以下1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高发于四到六岁、十到十四岁儿童,目前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正在大量增长。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儿童年龄不等,最小患儿年龄仅3周岁。
儿童糖尿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被破坏后,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而导致血糖升高,95%以上的儿童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血糖升高。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当发现儿童出现血糖升高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的明确病因,进行分型指导治疗。
儿童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三多一少”:是最典型的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年幼儿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现遗尿(俗称“尿裤子”)。
多饮:儿童突然出现易口渴,喝水量明显增加。
多食:易饥饿,饭量大增。
多尿:尿量明显增多,频繁去厕所。
体重减轻:近几个月体重不增反而减轻,变瘦。
◆少数起病较缓,表现为精神萎靡、视力减弱。
◆酮症酸中毒:有恶心、呕吐、厌食、腹痛、全身痛、嗜睡,甚至昏迷,呼气有烂苹果味。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OGTT 2h PG≥11.1mmol/L。无糖尿病症状,需改天重复测定,确立诊断。
儿童糖尿病血糖及HbA1C控制目标:
儿童主要是1型糖尿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治疗目标值为:餐前血糖4-7mmol/l,餐后5-10mmol/l,睡前4.4-7.8mmol/1, 夜间4.5-9mmol/l, HbA1c<7%。
小儿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感染:较常见。各部位均可出现,以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多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急性并发症,突然昏迷,呼吸深大,酒醉样,呼吸有烂苹果发酵气味。
◆也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儿童糖尿病发病因素有哪些?
◆生活不规律:不健康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
◆有家族遗传史: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儿童比无家族史的儿童发病率高。
◆青春期儿童:青春期儿童发病者居多,可能与青春期发育开始,体内激素出现变化有关。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预防:
◆及时就医用药
儿童出现血糖升高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的明确病因,进行分型指导治疗,缓解症状,稳定血糖。同时需注意1型糖尿病的儿童容易出现高血糖,导致酮症酸中毒,因此,我们对于血糖高的儿童必须密切病情变化及时的给予胰岛素治疗,避免出现更多的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知识教育: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并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了解糖尿病的病因,治疗目的和原则,疾病危害。教会家长及患儿如何测血糖及尿糖,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患儿和家长要知道饮食管理和治疗的重要性。学习出现低血糖的症状、酮症酸中毒症状及自救的方法。
◆合理饮食
在生活中,一定要讲究膳食科学,在家注重选用最有营养的搭配,避免营养过剩及偏食,在外选择新鲜的食物和推崇少油煮食的绿色食品,尤其要少吃炸薯条、炸鸡腿、汉堡等高热量的洋快餐,少喝一些汽水和甜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选择有机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首选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这些都有益于控制血糖。
◆定期检查
家长应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定期检查,这是早期预防儿童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进行常规血糖检测,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要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并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达到防止儿童糖尿病的目的。
◆适当锻炼
预防儿童糖尿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因为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而适量体育活动可以使孩子减脂减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血液运行和供应胰岛素给肌肉组织。切忌以看电视、打游戏机、玩电脑来代替课外锻炼。
科室介绍:
丰润区中医院内分泌科是唐山市名科、唐山市级重点专科、河北省中医优势重点专科。是目前丰润区糖尿病防治中心牵头单位。目前开放床位72张,医护人员27人。成立有糖尿病研究室。设有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室、高血糖危象救治室、中医综合治疗室、健康宣教室。开设了糖尿病专病门诊、高尿酸血症痛风专病门诊,甲状腺疾病专病门诊,肥胖症专病门诊、青少年生长发育门诊、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开展了糖尿病足病防治多学科合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亢、甲减、甲状腺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尤其对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胃肠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的特色治疗享誉唐山及周边地区。
供稿:宋馨梅
审稿:张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