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阴冉冉,浅夏悠悠
五月,是欢喜,亦是温柔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每一次的教研都是思维的碰撞。浅夏,是四季热情的开始,数学教研正当时。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推进建平县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依据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2024年研训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于2024年5月24日在建平县第五小学召开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理解性教学”分片教学研讨会,由教师进修学校赵晓娟主任主持,第五小学张英华主席致辞。



观摩课例

有幸聆听了来自三所不同学校的别具风格的三节优质课,受益匪浅。于丽颖老师的课堂张弛有度,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结构完整,老师注意倾听,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孩子们用观察、猜想、验证、运用的方法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孩子们汇报交流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声音洪亮、语言干脆利落,分工明确,让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教师能够循循善诱,问题的设计呈现螺旋上升,“正方形仅通过横向、竖向对折就能证明四条边都相等吗"“长方形怎样变成正方形”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又把孩子的思维引入到了高处,从而达到了深度学习!




马赫老师带来的《等量关系》这节课教学设计也是非常明晰的,重点突出。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积极,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一个个生活中具体的实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孩子能够运用知识的迁移,轻松的找到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明晰什么是等量关系,怎样来找到等量关系。全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找等量关系,还会用画图、列等量关系式方法来表示等量关系。练习题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从运用等量关系定义来填空到生活中存在哪些等量关系再到对话里、图形中都存在等量关系,从而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先溢于言表。




白玉贤老师带来的《包装的学问》一课让我收获颇多。她从生活中的魔方包装来导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式发现包装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出示教学目标时,让孩子想一想有几种包装方案呢,这一活动的设计有效的培养了孩子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包装中学问,得出重叠面越多,越大,表面积越小的结论,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你学到了什么?包装的问题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这样的问题设计又把本堂课有效的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教学反思

于丽颖老师的《长方形与正方形》。于老师从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在发现和尝试归纳长方形的特点后,借助已有的活动经验进行正方形特点的验证,并进行归纳。最后再认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正方形的边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长方形特征的研究方法和正方形特征的研究方法大同小异,学生在经历了长方形特征的探究过程之后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同时让学生明白类似的学习内容可以利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会方法和知识的迁移对于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




马老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轻验了解、明晰等量关系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在运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价值。马老师的课堂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慢慢将孩子引导到预设的思路中来。本堂课非常精彩!




白老师《包装的学问》。首先,在课前准备上,白老师做了非常大的工作。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五年级学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同时,准备了学具以及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实的感受包装的原理和技能。课堂教学中,本节课中白老师并没有按照教材的流程去上课。学生从包装小正方体(魔方)入手,从而过渡到包装大正方体,再到包装长方体,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包装的同时,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了解包装的意义和方法的同时,能够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来感受包装的学问。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引导学生组织活动,从而能够鼓励学生积极的来参与课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结论和想法。




刘海英主任讲座

师校的刘海英主任对我们进行了“促进数学理解,落实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刘主任从“领会课标精神,理解核心素养;单元整体设计,实现数学理解;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结合本次三节课例及大量的教学实例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的展开讲解。




刘主任从课程性质和理念入手,围绕核心素养来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的变化和课程结构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课堂实施重点及教学建议。刘主任还指出:数学理解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分析、推理、判断、解释、抽象、概括、表征、综合等活动,把数学所学与既有知识经验建立联接,获得数学学科本质及其思维方式的认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要将数学课堂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刘主任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上好一堂课”给出了宝贵的意见。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通过此次学习,我们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所学的内容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让培训硕果在执教事业中大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