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勤探索    数形结合促提升——江汉区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例研讨活动

江汉区长港路小学
创建于2024-05-24
阅读 15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万物蓬勃奋发季,教研正当时。2024年5月24日上午,在江汉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段娟老师的带领下,全区三年级数学教师相约江汉区长港路小学,进行主题为“聚焦课程标准 提升数学素养”的三年级数学课例研讨活动。

活动一:研讨课展示

       第一节由长港路小学周佩老师执教三年级《认识小数》一课。周老师紧扣生活经验,首先从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数据入手,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读、写小数。接着借助长度模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用“米”作单位记录身高,引发学生对小数与整数的认知产生冲突——“3分米连1米都不到,怎么能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引导学生在米尺的十等分中唤醒关于分数的前概念,引出计数单位0.1,初步感知十进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揭示一位小数的含义。随后迁移至人民币模型,向学生提出挑战:“解决5角是多少元的实际问题?”实现自主迁移,进一步沟通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

       最后借助图形表征,助推理解小数。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可以用多元表征表示0.4,思考这些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0.4表示呢?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感悟变的是形式,而小数的本质是一致的,从中完善建构一位小数的意义。

      第二节由单洞新村祁川老师执教《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变与不变》综合练习课。祁老师从解决当面积不变时怎样拼周长最短的问题出发,复习有序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引出本课探究的问题:当周长不变时,面积怎样变化?学生通过猜想、有序列举验证,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其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最后对比观察得到结论。

活动二:团队分享

       两位执教老师的教研团队分别进行了说课。长港路小学蔡老师从“用有“模型”的学习  开拓学习的深度”出发,对这节课从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统整、驾驭课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单洞新村小学教学主任张璐主任从如何确定练习主题、怎样尝试用综合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践以及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行交流。两位执教老师也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不要害怕学生的错误,要重视课堂生成问题。

活动三:课堂点评

       经过深入的交流研讨,教研员段娟老师对两位老师课堂中所展现的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段娟老师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提出组织本次课例研讨的初衷。

      在《认识小数》这一课程中,应着重体现对数的认识的一致性,凸显计数的本质,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将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紧密地勾连起来,从而渗透十进制计数法的思想。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变与不变》的教学,段娟老师强调,应通过对比不同知识点,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推进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此外,还建议教师应从大单元视角出发,积极勾连旧知,帮助学生在积累学习经验的同时,树立健全的图形概念,进而在变与不变中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活动四:质量分析反馈

       活动最后段老师对三年级上下两学期的“诵习练”小综合质量分析报告进行了详尽的反馈。首先从命题思路的宏观角度进行了概述,接着针对卷面情况进行了逐一细致的剖析,旨在协助教师们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段老师还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帮助老师们直观地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并明确指出了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的薄弱点。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们更全面地把握教学全局,还能有效地引导教师们发现自身教学中的短板,进而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

      数学与生活相伴,思维与智慧同行。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探讨研究的平台。学无涯、教无境、研致远,教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贯彻新课标学习新理念,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在研与思的实践中,为江汉教育赋能!

阅读 15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