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以四个学习领域中的关键内容为对象展开的,本书通过鲜活的案例对小学数学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实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目的。共涉及6个主题,41个案例分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本书是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的重要指引。首先,41个关键内容包含了大多数重要的学习内容,基本反映了各学习主题的核心内容和学科本质。如数与运算主题下的10个内容,包含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及其加减乘除运算。其次,所选案例中有优秀教师设计与实施的典型案例,包括部分名师示范课,在大赛中获奖的课。再次,每一个案例都包含“案例导读”“《课标》要求”“案例解读”“案例小结”四个部分。
“案例导读”简要介绍案例中的关键内容的理解、学科本质的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等。“《课标》要求”摘录相关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案例解读”呈现案例中的几个教学片断,解释在片段中如何体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教学提示。“案例小结”是对整个案例重点教学活动以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的概括。
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不禁思考: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站在单元的整体视角,把握分数的内容结构,抓住分数本质,引导学生逐步把分数的知识融入数的学习系统,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
首先要追根溯源回顾分数产生发展的历史,分析分数本质内涵;其次,要明确分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及其学习对数学素养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通过多维多元单元整体建构,理解分数本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再通过突出整体意识,强化知识深度联系,沟通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依据分数产生的不同路径和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分数有以下多个不同的含义:一是分数主要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或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分数的“比的定义”;二是由“度量”去引入分数,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三是从“商的定义”引入,表明分数是一种新的数,是两个数相除后所得的结果,能和其他数一样参与运算,为自然数除法运算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也是分数的本源价值体现;四是将对分数的认识转化为一个运算的过程。在比和数两条主线下,从比率、度量、运算和商四个维度完成对分数意义丰富性的认识。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学改进需基于儿童视角,彰显数学本质,立足单元,着眼整体,用活教材,关注评价。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教学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数学课堂应避免成为老师的个人演出,而要真正落实减负增效,教师应返璞归真,把手中最原始的那本教材用好,吃透教材,回归本质,以真实的情境和问题驱动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