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山中小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乐在数中,学无止境——记苏山中小数学公开课

创建于05-24 阅读312

课堂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途径,更是全面贯彻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阵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深化数学教师间的互动与学习,我校于5月24日举办了一场数学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这一举措旨在集结众长,互补短处,携手共进,让每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升华,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画图、列表、假设,其中假设法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材安排了类似的练习,比如“植树”问题、“抽奖”问题、“租船问题”等生活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上,余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们对猜谜语的浓厚兴趣,作为教学的起点,巧妙地引出了鸡和兔这两个角色。

余老师首先提及了古代的数学经典《孙子算经》,从中引出了今天的课题——“鸡兔同笼”。他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笼子里有几只鸡?有几只兔?

在课堂上,余老师展现出清晰的教学思路,他以互动式教学法为主导,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和丰富的教具,使学生融入具体情境。余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引导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得课堂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在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展现出了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他们纷纷采用了画图法来直观展现鸡兔的分布,通过列表法来有条理地枚举各种可能性,还运用了假设法来巧妙推断出鸡和兔的数量。整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热烈而富有成效,课堂气氛活跃而充满探索的激情。

余老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鸡兔同笼”这一古老的数学问题,表面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邃的智慧与无尽的奥妙。它教会我们,数学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堆砌,更是一种独特而深邃的思维方式。只要我们怀揣着探索的热情,勇敢地去实践、去挖掘,便能领略到数学那独特而迷人的美,感受到智慧在指尖舞动的韵律。

老师是幕后的演员,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我们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阅读 3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