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工作室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指导作用,推动学区科学教师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新课程理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提高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从而推进我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2024年5月24日下午,西宁市城北区王明达科学学科工作室到小桥教育学区马坊小学开展了送教活动,教研室龙超凡老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小桥教育学区全体科学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示范课展示、微讲座、集体研讨等。第一堂课是工作室成员孟晓丽老师执教的《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 食物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孟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符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实验来诠释科学原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快乐,不知不觉地迈进科学的殿堂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
第二节课是大堡子小学的梁玉老师执教《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梁老师的教学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整个课堂温度变化实验环环相扣,既关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经验的获得。让学生感受水温的奇妙之处,学生兴趣盎然的在实验活动中学会知识。
精彩的课例结束后,孟晓丽老师、梁玉老师进行了说课。接下来,蔡琴老师结合工作室课题研究进行了“小学科学验证实验中应用探究-研讨教学法”微讲座,对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利用“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随后,参加活动的科学老师依次进行了集体研讨,既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价交流,做出肯定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有效合理的建议。最后龙老师进行了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对于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全班进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中要明确人员分工,材料准备齐全;要考虑实验的合理性,教师要在实验前明确要求,强调实验纪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关注学生的生成,重视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价要嵌入在每个活动中,贯穿到每个环节,将本节课的知识延伸到课后探究中等,为今后的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本次送教活动充分显示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采取“课例+微讲座”的形式,将工作室的课堂研究内容“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为今后在全区各校推广构建科学学科“探究—研讨”教学模式做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