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研以致远——坂仔学校县级课题《聚焦新课标,指向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阶段教研活动

轻舞飞扬
创建于05-24
阅读 8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促进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质量,确保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县级课题《《聚焦新课标,指向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进行阶段性研讨活动。

       黄丽清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复习》。黄老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学生自主梳理并汇报知识点时,利用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把错误当成资源,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在孩子们的思考、辨析中清楚的对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多样化解题方法做了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进一步巩固对平面图形相关知识的掌握。

       叶丽兰老师的《搭配问题》,在例题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数字卡片,汇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时,让多个学生汇报,并引导学生自主说出有几种搭配方法,并会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搭配的方法,进一步体现有序思考的思想。

       叶文星老师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教学时借助分饼问题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找信息、提问题、列算式的过程,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进一步建构加减运算的运算模型。

       张明惠老师的《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 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黄丽清老师的《鸽巢问题》。黄老师通过将四支笔放入三个笔筒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通过让学生在分析和对比中丰富了对鸽巢问题原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秀云老师的《找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并找出其排列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最后的让学生创造有规律的排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叶美鹏老师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进行加、减。

    叶文星老师的《找次品》,课堂上叶老师通过让学生从3个物品中找出1个次品,到多个物品中找出1个次品,让学生自主探究找次品的方法,并从中归纳总结出把物品尽量平均分成三份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叶秀云老师的《带有小括号的计算》,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叶老师设计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一买图书,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找钱的问题时,引发了矛盾冲突,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

     叶绍贞老师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上叶老师强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向学生阐明,尽管小数和整数的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加减运算时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样,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本质上也是关于相同单位(即小数单位)的数进行加减运算。整节课重视算理的分析和理解。

     课后,课题组成员们聚在一起,积极探讨,大胆反思,主动学习,认真总结,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力求达到教研活动的目的和良好效果。

        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仅明确了课题组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编辑:课题组成员

一校一审:黄丽清

二校二审:李耀敦

三校三审:张文龙

阅读 8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