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见五月  健康入夏 ——灵武市第二幼儿园夏季卫生保健小知识

爱润二幼
创建于05-24
阅读 7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也是各种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高发期。幼儿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为了幼儿能够顺利度过夏季生活,特为家长做以下温馨提示:

夏季幼儿护理篇

1.最好为幼儿选择宜吸汗、宽松、透气,适合运动的衣服,纯棉制品最合适,拒绝化纤衣物。

2.夏季出汗多,幼儿要勤换衣服勤洗澡,尤其是内衣,一定要天天换洗,避免患皮炎等皮肤性疾病。

3.在傍晚散步时,尽量给幼儿穿薄款长裤,防止蚊虫叮咬。

1.夏日饮食应多样化,宜秉承清淡、少油腻的原则,合理补充鱼类、瘦肉、蛋类、奶制品和豆制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

2.餐前饭后用流动水和香皂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不宜用各种饮料代替白开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幼儿如过量摄入,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功能,且过多糖分也会使孩子发胖。

4.天气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应预防食物中毒,不宜吃剩菜剩饭。

5.生冷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引起幼儿积食,导致肠胃不适。夏季天气虽热,也要引导孩子少吃生冷食物。

1.夏季昼长夜短,很多幼儿会有失眠不足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帮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为避免让幼儿的腹部着凉,室内温度不要过低,不要让空调冷风直接吹到幼儿。室温建议设置在26℃为宜。

3.夏季气温高,细菌生长繁殖快,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蚊虫也较多。应注意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并定期消毒。

1.每天中午12:00-14:00之间是阳光最充足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外出运动。

2.夏季运动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锻炼,以免发生中暑现象。夏季锻炼强度不宜过大,运动后应及时补水,少量多次是科学的饮水方式。

3.幼儿满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

夏季疾病预防

伤风感冒

伤风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即各类病毒细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有鼻炎、咽炎、扁桃腺炎等。孩子由于自身集体防御功能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被感染,甚至是重复感染,在人多的场所也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夏季的伤风感冒通常伴随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发热以及乏力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

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流通,避免到人群密度过大的场合;注意饮食,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注意多让孩子休息以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胃肠道疾病

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各种食物、水以及物品都容易被细菌侵犯,痢疾杆菌在30摄氏度时,仅需要8小时就能增量一万多倍!再加上孩子的消化系统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腹泻、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问题。如果腹泻次数多,还容易造成脱水。

预防小贴士

夏季的腹泻很大可能是因为吃了被病菌感染的食物,嘱咐监督孩子不要喝凉水吃生食,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特别注意餐具的消毒,如果孩子发生了腹泻,不要让孩子不吃东西,这样反而会加重腹泻,可以让孩子吃易于消化的如粥类的流质食物,还可以适当补充糖盐水。

蚊虫叮咬

夏季蚊虫肆虐,而孩子的皮肤又过于娇嫩,极容易被蚊虫叮咬,留下的包包不仅红肿而且奇痒无比,很多孩子都忍不住抓挠,抓破后又容易被感染发炎变得更严重。以及孩子出汗多,很容易长痱子、疖子或脓包疮,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加重。

预防小贴士

针对蚊虫叮咬,可以准备花露水、风油精或驱蚊水,止痒消肿防止孩子用手抓挠,但要谨慎选择驱蚊产品,尽量不要使用蚊香或电蚊香,会对孩子的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产生危害。保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出了汗以后让孩子用小毛巾擦擦脸;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靠近草坪茂盛以及有水的地方。

空调病

 由于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空气又较为密闭不流通,容易让人产生不适。如果孩子出现疲倦、烦躁、头晕、胃肠不适等症状,很可能是空调导致的不适哦!

预防小贴士

一般将空调的温度设定在24-26℃比较适,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在空调房里也注意给孩子增减衣物;勤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开启空调后1-3小时关机,打开窗户透气,确保空气质量新鲜;由于空调容易滋生病菌,也要定期请专业的人士给家里的空调做清洁、消毒。

中暑

 夏季孩子很容易被暑热伤害。细心的家长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口干、喊累、有头痛以及头晕的症状出现时,就是轻度中暑的征兆了;如果烦躁不安、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抽搐,那就是中暑了,会对孩子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预防小贴士

 合理为孩子增减衣物,活动时尽量换上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解质;户外活动时避开正午前后两小时,可以让孩子戴上遮阳帽。万一有孩子发生中暑的情况,可以用毛巾给孩子物理降温,但注意不要冷敷前胸和腹部。

夏季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5-7月是发病高峰。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康复。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护理完手足口病患者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家长要督促儿童做好手卫生。

2.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3.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物品消毒可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4.保持居室卫生,勤清洁、常通风。

5.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随之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因唾液腺管阻塞,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预防措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2.保持口腔卫生。每次饭后坚持用清水漱口,早晚可用淡盐水或2%的苏打液清洁口腔,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腺管口继发细菌感染。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尤其是人员聚集场所,应加强通风,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风扇、空调系统等进行机械通风。

4.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热、咽痛、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如确诊感染,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居家隔离,避免出入人员聚集场所,直至腮腺肿胀消退为止。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应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预防疾病,一定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勤洗手、多锻炼、不挑食的习惯,家长们也要多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及时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不管什么季节,都不怕病毒的侵扰哦。

编辑:郭飞

审核:陈学琴

签发:杨春艳

阅读 7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