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减负,助力乡村振兴

所见·南梁
创建于05-24
阅读 29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存在问题

近年,我国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频发,而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桥头堡”,承担着相当艰巨的任务。绝大多数的基层干部任劳任怨,在每天做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花架子。例如每天都有填不完的表格,每进行一项工作都要拍照或打卡,而这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做了事情,严重的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增添了很多重担,导致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检查任务繁重。目前在基层较为突出的是“迎检”问题,凡是有上级领导,尤其是重要领导来视察,下级就得提前“踩点”,并且亲自跑路线。他们不考虑基层的工作实际,只会照本宣科,按图索骥,或对着制定的清单机械化的进行检查,致使挫败感在基层干部心中悄然蔓延,时间久了,基层干部产生抵触心理,但碍于上级的权威,不得不迎合,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制定台账、表格、留痕上。上级来视察更多成为了一种仪式、走过场,至于能否看到基层的实际情况、问题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二是纸面资料繁多。目前在乡镇、村一级,每天要消耗大量精力在部署会议、文件材料、陪同上级视察、应对检查考核等工作上,至于最本职的为群众办实事时间被严重挤占,群众满意度不断下滑。长此以往,基层干部脱离了群众,成了无源之水,这种“眼高于顶”的观念也滋生了扭曲的政绩观,喜欢搞“政绩工程”、“面子文章”。

二、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上面搞官僚主义,上行下效,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基层的负担就会源源不断。上级的调查研究、督察检查要追求实效,而不是为了耍官威、刷存在感,不能干扰到基层正常工作。

二是上级领导权力下放、信任基层。要适当地下放权力,给予基层信任,注重关键的考核指标,不要过多地干预基层工作。另外,不要迷信技术治理,尽管技术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下级沟通也变得流畅、高效。但是当前却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利用微信群布置工作已经成了基层的常态,各种政务APP的使用,频繁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开会成本低了,会议数量却增多了。

三是基层干部聚焦民生、营造环境。基层减负要聚焦基层领导干部,要为村“两委”班子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环境和空间。要有效解决他们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切实保护好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工作中的失误,要避免随意问责,杜绝“一棍子打死”,为他们松绑减负,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推动实际工作,为人民服务好、服好务。

阅读 29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