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渐起晴方好,教研花开意正浓。为更好落实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海口市崔报春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于2024年5月24日上午,在海口市苍西小学开展了第四次集中研修活动暨送教活动。
本次活动由海口市三十一小刘惠丹老师主持。
一、展示课《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活动第一项:海口市琼山十一小吴育江老师带来展示课《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活动一: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1.了解大米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2.了解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视频,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完善对大米的种植和生产过程的认识。吴老师通过唤起学生的习作记忆,拓展学生对其他植物种植过程的认知。
吴老师总是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回答,能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求,做到了亲切与随和、宽容与理解、公平和公正。
活动二:体会农业劳动者的辛苦
1.观看插秧视频
2.模拟插秧的动作,角色扮演
活动前,吴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插秧的动作要点。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现场插秧氛围热烈。
插秧模拟活动结束后,学生对于“你有哪些感受”这一问题感受颇多。观察的学生感到插秧的辛苦和不易,活动的学生直言腰酸腿抖。吴老师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践真正明白“须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活动三:尊重农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1.结合古诗《悯农》,举例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随便浪费粮食的行为
2.回顾一粒大米的生产过程,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食物
3.播放米粒计划视频,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
吴老师最后通过回顾袁隆平爷爷故事谈感悟的方式完成小结,启示学生铭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听课教师认真记录)
二、专题讲座《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活动第二项:工作室指导教师、海口市海景学校李芹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李芹老师从教师的“一辈子”切入,分享“保持空杯心态、永不满足,终身学习”的学习心态。
随后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课堂中生活情境的样态
二、课堂中生活情境创设的策略
三、课堂中生活情境创设的注意点
四、生活情境创设的课例分析
(一)课堂中生活情境的三个样态:
1.真实生活的呈现
2.仿真的角色扮演
3.网络的模拟再现。
(二)课堂中生活情境创设的策略:
1.以多维的对话引发不同经验的冲突
2.以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换位思考
(三)课堂中生活情境创设三点注意:
1.生活需要提炼
2.原则需要恪守
3.未来需要召唤
最后,李李芹老师以本次活动吴育江老师的展示课为例,分析其中三个教学活动蕴含的生活情境样态。并提出两点课程优化建议:活动设计标题尽量统一协调、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没有体现课程性质。
讲座结束后,老师与讲座专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
1.如何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课堂?
2.课上的案例学习如何运用于生活?
3.在生活化情境学习后,学生如何能将所学知识持续运用于生活?
4.海景学校的活动中,学生是如何体验教师上课这一环节的?
5.如何评估学生某一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李芹老师从课标出发,紧密结合实例予以解答。李芹老师随身携带课标、随时翻看课标、随地学习课标的习惯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学习。
合影留念,期待下次相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c7346c31f479d96dd9dad45daeee2.gif)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利用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我们不断追寻的方向。工作室全体教师将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在学习中一起进步,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