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渴望

用户13400574
创建于05-24
阅读 7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多年前,读到约翰.贝曼博士的这句话:“一个人联结了渴望,就跨越了行为问题。”当时没有太在意,主要是理解不深刻,没感觉到深奥之处。现在,当我再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使我想起来“问题学生”突然醒悟的场景:调皮捣蛋的学生,因为主演某次演出,转变了调皮的行为,因为上台演出深切体验到了自己是“有价值的”!一个屡次犯错误的学生,遇到一位真正接纳他的老师,因此改变了,因为内心体验了“被接纳”“被爱”的感觉。

对于一个抽烟的人,在认知上也知道身体的价值和抽烟的危害,但是他并未体验到那份价值和危害,所以他不会产生戒烟的行为。当他拿到体检报告单,看到肺部已经产生病变,他立马就有了身体价值和抽烟危害的生命体验,就会产生戒烟的行为。当一个人恋爱了,他爱的人不喜欢抽烟,他也会戒烟的,因为他体验了爱和爱的联结。

联结渴望,就是一个人对实现自我需求、价值的渴望,这种渴望的联结,是真切体验到自由、价值感、意义感、爱和被爱、安全感、信任感的感觉,不仅是个体对自我感受、期待、观点的联结,更是对自我生命全然接受的感觉。

所谓的体验并不是头脑的认知,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两者的状况完全不同。比如,让孩子在照片上去认知美食和花朵,它与让孩子们,亲口品尝美食,滋味在舌尖扩散,亲近一朵鲜花,看到花的颜色,闻闻花的香味,摸一摸叶片,内心体会到的曼妙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有些家长和老师说,我经常表扬、赞美孩子了,可是孩子仍没有觉得自己的价值!如果表扬、赞美被当成一种策略,一种技巧,而并非真的欣赏孩子,孩子就无法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没有联结孩子的渴望。关键是家长、老师必须真诚,能让孩子感受、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意义、被接纳、被爱。

在教育领域,认知带来的改变固然重要,却远远比不上心灵体验更强烈。体验到内在的渴望,往往是人改变的关键。因此,父母、教师,若能在课堂、日常活动中让孩子拥有体验性,孩子的成长会更顺利、改变更明显。

但是,现今的教育,品格的养成,多半是利用强制、威胁、恐吓等负面情绪,来培养孩子。关于爱的教育,多半是让孩子“知道”爱,或者因爱而心生愧疚,而不是体验爱。

所谓“渴望”,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能量,每个人都渴望有价值,渴望自由、渴望爱。当孩子拥有了爱与被爱,被爱感动,感受到了自我价值,就体验到了生命能量,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

父母、教师,应当学会将情感的接收,纳入生活的脉络里,从人的感受:愤怒、难过、害怕、紧张、高兴、愉快等等,一直到感受价值、意义。在爱、接纳与共情中去启动孩子内在的生命力,呵护与培养孩子的生命能量。

孩子漫长的养育过程中,教师、父母释放的情感信息,对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巨大、深远的。无数次心理健康案件,告诉我们,因为童年的小事件,孩子受到伤害,会留下阴影,从而影响往后的人生!

有些教师、家长可能会疑问,不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怎么会“懂事”呢?我们必须明白,如果只讲道理,忽略了孩子情感发展,孩子的发展一定会受到阻碍。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处于焦虑、不安、恐惧、难过、愤怒中的人,发展必然受阻!正确的路径应该是,从感官入手,共情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联结内心的渴望。

社会上发生了不少心理健康问题的恶性案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探讨这个问题,对当事人的父母太过残忍。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而是社会性问题。当今的教育,情感的联结是有问题的。我们过于功利、过于重视分数、过于短视、过于强调理性的成分,方式上以观念灌输为主。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聊备一格的概念,我们提倡的生命教育,往往流行于文件和口头。

教育一旦忽略情感培养,学生内心填满了负面情绪,依靠理性、强制来管控孩子的言行,表面可能暂时风平浪静,其实负面情绪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生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疏离、冷漠、纷扰、暴戾等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上演,学校因心理健康的问题发生的恶性事件,实在是令人心痛不已!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从情感切入,互动中体验渴望:价值感、意义感、自由感、接纳与爱。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应该得到真正地、持久地发展。因为一个真正体验到了自身价值的孩子怎么会害怕挫折呢?一个真正体验到爱的孩子,怎么会轻易自我放弃呢?一个真正体验到自由的孩子,怎么会没有责任感呢?一个真正体验到接纳的孩子,怎么会没有勇气和力量呢?

让我们的“灵魂”和孩子同在!

阅读 7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