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分享喜“阅”——阳明小学数学教研组读书分享会(二)

七七
创建于2024-05-24
阅读 3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一本书,寻一片光。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奇妙的相遇,遇见心灵深处的共鸣,遇见梦想中的诗与远方。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精神的邂逅,游目骋怀,豁然开朗。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分享阅读经验,提升教育智慧,阳明小学数学教研组于5月24日进行了读书分享,共沐书香。

活动在数学组长陈谆老师的主持下,井然有序地进行。老师们围绕书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交流时感情真挚,饱含激情,倾听的老师感同身受。老师们在彼此的述说和聆听之间,感受着读书的快乐,分享着读书的收获。

陈程老师:《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通过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让我认识到了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运用直觉做决策,也揭示了这种直觉决策背后潜藏的偏差和错误。我意识到,在处理工作时,过度依赖直觉(系统1)而忽视深思熟虑(系统2)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工作中面临重大决策时,要学会停下来,充分激活运用系统2,进行更加理性和全面的思考。

陈丽斯老师:在阅读《把数学画出来》这本书中,我也发现原来画图这么有讲究。

一、画是数学学习的“脚手架”

二、画贯穿各年级学习主线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在积累画画的经验,一二年级鼓励口头整理,说说绘,不重不漏;三四年级,自主尝试,基本规范,合理选择;五六年级,思维灵活,整体把握。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画的体验,需要教师创设可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可以画。低年级绘制有实物加减法的故事图,中年级实现图文的双向感知辨析,高年级设置画图任务,增强理解和说服力。

李必丰老师:新课标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作业设计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指向学生的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审视当下作业现状,教师依然奉行“题海战术”,用纷繁、冗杂的作业填充学生的课余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不但疲于应付作业,而且对学习产生倦怠、畏惧的心理,还会陷入单一、机械“刷题”的误区,导致创新思维的匮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尊重其个体差异。不同的性格、 思维能力和认知基础都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师要设置精细化分层作业,使作业内容、难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完善兼具针对性和阶段性的作业结构。优化作业设计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丰富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激励学生从不同维度展开对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能够不断推动学生自主探究、 全面发展。

吕艳华老师:不要把精力放在问责上,而是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关注问责会带来逃避责任,让孩子敢说,愿意说。正面管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药到病除。我们的转变需要时间,我们的技巧需要反复练,它必须成为我们的习惯,成为我们的反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对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异的。我们不必一股脑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乐意接受的那几个。

陈谆老师:《小学算术教什么怎样教》这本书的作者是以色列数学家阿哈罗尼。身为数学家的阿哈罗尼到小学进行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他强调有意义的教学,但是他对小学生的不了解以及盲目自信,使他的课大部分都是一团糟。好在,他又从一年级开始教授,又恰好遇到一位杰出的志同道合的老师伙伴,使得他有机会重新调整教学策略,这次他获得了很多成就感。书中很多例子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对我很有启发。

    读完整本书,我感受到小学数学看起来不复杂深奥,但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简单。作者认为“小学数学虽然不深奥,但包含智慧;虽然不复杂,却有深意”,教师在“心态上对于小学数学的复杂度应加以重视”,我觉得就是要对小学数学教学心存敬畏!

皮腾飞老师:贲老师带着自己工作室的老师们,打造“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关注学生视野中的问题。看看目录:平均分可以分成1份吗?是填“时”还是填“小时”呢?1.2的小数部分是0.2还是2?银行卡的密码为什么是六位?四则运算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这些问题,一个一个都那么熟悉:这就是学生曾经问过的问题啊!这就是上次同事们争论过的问题啊!本书却将这些问题变成问题而研究,让这些问题的解决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拓展孩子的发散思维,激发孩子的潜力。

读完此书,我也更深刻的明白,要珍视问题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追根溯源才能促进学生与老师的共同成长,今后也要且行且思,做教育的有心人。

张仕科老师:在《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一书中,任勇分享了他的“育己”之道:天天学习,天天进步;终身学习,终身受益;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也是一名育心师,就应该公正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去爱护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去教育。

本次交流会,老师们一边聆听着一边收获着。今后阳明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将继续愉快阅读,用心教书。通过读书让未来教育之路如沐春风,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 3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