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一主题。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要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青春期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变化:产生成人感和独立感,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想要"做自己"。但孩子各方面能力发育未完善,他们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期。
家长了解到这些变化,就不会武断地认为孩子是"叛逆"或"故意作对"。也能理解此时的"叛逆"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家长只有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变化,与孩子沟通起来才会更有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cab2368208a4270851c614d676b58a6.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5284b487a0440a2bcc123603e8cc962.gif)
倾听孩子的"点子"。"点子"指孩子的观点或想法。青春期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不再是被家长随便"喊停"的小孩了。当亲子之间对一件事有不同看法或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家长先不要轻易作判断、下结论或大发脾气,应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想法好,家长要及时肯定、鼓励;如果想法不够成熟,家长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思考。有时即便家长提前告知孩子某种做法有风险,他还想去尝试,只要后果不是很严重,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他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总结经验。家长总是为孩子"排雷",孩子就没机会成长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2cc556f704447bdbde2289e73da23d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73a97c2ac1c4c439d5f532c9232b888.png)
尊重孩子的"面子"。任何人都要面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他们自控力不够强,易冲动,一旦"面子"受损,可能会发飙,会与家长展开"斗争"。因此,家长要学会给青春期孩子留面子。如果孩子哪里做得不够好,不要当着老师或亲戚朋友的面批评他,可以私下给他指出错误之处,请他改正。如果孩子做得好,请多在他人面前肯定他、鼓励他、欣赏他。维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更愿意与家长沟通。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2cc556f704447bdbde2289e73da23d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73a97c2ac1c4c439d5f532c9232b888.png)
接纳孩子的"圈子"。"圈子"指孩子的朋友圈。同伴交往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甚至比亲子交往更重要这是孩子进一步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孩子喜欢的朋友,家长也要接纳,鼓励孩子多与朋友互动。如果家长否定孩子的朋友,就等于否定了孩子本身,孩子也就不想跟家长沟通了。家长可以多问问孩子他们朋友的优点,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帮助。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结交了一些"损友",就要和孩子认真探讨这件事,帮助损友改掉不足,或者必要时离开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2cc556f704447bdbde2289e73da23d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73a97c2ac1c4c439d5f532c9232b888.png)
了解孩子,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感受背后的需要,接纳包容孩子,如果能做到这四点,必能提升亲子沟通效果,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f75aebb6e6344d2a77761982c1b0205.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7a394cc30bb4f7f8504c1e04f261e2e.png)
下面是沟通中的具体技巧。
1、多用“我”,少用“你”
用“我”语言来表达感受,而不是用“你”语言来评判孩子
比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你可以说“我感觉有点担心,因为我注意到你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而不是说“你怎么这么懒作业还没有做完”。
使用“我”语言的表达可以避免孩子产生被攻击和被指责的感觉,也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可以参考书籍《非暴力沟通》。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9faf847a53e4f03aac42329c1c48a1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e6044f8341b41b7863eb55fab62563d.png)
2、少说多听。
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很强,话说多了听不进去,反倒会激怒情绪,所以父母少说话多倾听。
倾听的最高境界就是反映情感,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理解对方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对方此刻的情感感受,会让对方的情绪水平下降。
比如“我知道妈妈这样说你,你很难受”、“因为之前没沟通过,你没去成想去的地方,我知道你很生气”这样孩子情绪也会慢慢平静下来,而不是很激动的状态。
无论你的孩子说什么都不要打断他/她,你可以“点头”、“原来如此”或“重复他/她的话”,比如“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呢?”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你是懂我的人,你们的关系自然也就不紧张。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9faf847a53e4f03aac42329c1c48a1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e6044f8341b41b7863eb55fab62563d.png)
3、多提问,而且是开放式提问。
你可以这样问孩子“对于玩手机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在所有备选方案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还有没有更大的可能。”而不是“你觉得多玩手机对不对?”。
“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这些都叫封闭式问话,很容易把天聊死,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听到更多孩子真实的想法,也能够让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得到满足。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9faf847a53e4f03aac42329c1c48a1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e6044f8341b41b7863eb55fab62563d.png)
4、正确地批评和表扬孩子
批评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孩子某件事做的不好,告诉孩子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影响,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而不是“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这样孩子就算犯了错误,内心也不会恐惧,而是正确看待错误,并学习到经验教训。
表扬孩子的时候,说出细节。比如,你做题很认真,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得很好,你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可以参考书籍《正面管教》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9faf847a53e4f03aac42329c1c48a1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e6044f8341b41b7863eb55fab62563d.png)
5、不以成绩论英雄。
避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比如说孩子努力了却考砸了,你可以说“我看到你为了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样的反馈能够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努力是被尊重的,妈妈爱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成绩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9faf847a53e4f03aac42329c1c48a1d.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e6044f8341b41b7863eb55fab62563d.png)
文字:节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