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校长任职培训岗位研修成果报告

创建于2024-05-24 阅读31

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 李桂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一名初中学校分管党建和德育工作的管理者,深感任重而道远。正当自己焦虑迷茫之时,有幸参加了2023年吉林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有机会倾听多位专家老师和优秀校长的分享,让我的心不再焦躁,不再迷茫;置身优秀的磁场之中,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理念得到了更新,对所分管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验证,个人成长的同时,工作开展更加顺畅、高效,现就岗位研修成果做如下汇报:

       一、岗位学习情况

       (一)深研学校文化,注重以德治校       

       校长,首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做人德字为先,诚信为本。校长的为人处世所彰显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对凝聚人心、形成良好校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唐琦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为我们阐述了如何当好校长、副校长的理念,实现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以心论心的人际交往三种境界。“长治在德,短治在威”,“常修做人之德,常兴君子之心”,“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培养教师”;“三流的校长靠制度、二流的校长靠魅力、一流的校长靠文化”等交流的以德治校理念是我在工作中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教育我反思,引导我前行。

       我所在的学校永吉三十五中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奉行”以和聚力,以雅育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我坚持每月至少在全校教师例会上引领全校教师深入解读学校办学理念,积极倡导“沟通、汇报、交流”的管理原则,促进全体教师和领导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同时提出“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的工作准则,并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使全体教师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工作准则和为人处世之道,而且在教师请假上,设立了节假日串休假等关心教师的一系列举措,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了教师的欢迎;举办全校班级文化评比活动,培养班主任文化育人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和雅育人环境,得到师生和家长的认可。

       (二)坚持阅读提升,丰厚底蕴引领

       学校管理只有从阅读开始,才会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海洋,把学习与阅读挤进学生的脑海中,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培养。李淑丽副教授所作的《校长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学校核心人物的校级领导,尤其需要阅读,有了校长的示范,师生就会效仿。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习,学习有助于校长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形成个人的权威,从而体现新时期校长的政治领导力。一年来,我坚持每天阅读至少一小时,坚持写阅读笔记至少2页。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班主任工作漫谈》《破解学校管理难题》等近十本书的阅读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为全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引领大家以更加自信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三)主动担当践使命,躬耕教研重提升

       在喜迎第39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引发我校广大干部教师学习热议。学习归来后,我主动带领全校教师利用例会时间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大家表示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为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截至目前,我已做公开宣讲2次,师德讲座3次,民生调研会5次,引领全校教师知规范、守底线、树师德、铸师魂。认真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笃定前行、躬耕教研、心有大我。

       二、实践管理情况

       在集中学习阶段,吉林市松江路小学“五育”“和合”的课程体系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毕业班级的汇报演出令我十分震撼。虽然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有差异,但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回到岗位后我想:教书育人,重要的还是要“育人”,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立德树人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不能一味的抓成绩,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德育工作也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对此,我带领全校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注重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在德育工作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实效。总之,要求并带领全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工作。 

       这些想法经实践检验初见成效,学校德育工作得到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充分肯定,2023年11月中旬,全系统德育领导和教师百余人到我校进行实地观摩学习。我校七八年级班主任代表结合学校“三自”德育管理,分享各自管理班级经验。我对学校的德育品牌进行了详细解读,得到领导和同仁的肯定。

       (二)注重班主任培训。建立班主任月培训制度。通过开展师徒结对、师德演讲比赛、班主任经验分享、夸夸我的班主任、“智”理班级,“慧”当班主任——班级管理“金点子”分享等活动,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激发争先创优的热情,使老班主任在分享中收获成就感;年轻班主任在比拼中收获成长,增强班主任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培训指导教师

       (一)科研引领助专业成长。带领思政教师、党小组长申报了市级课题《初中思政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以研促学,带动思政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带动党员教师经历、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激发年轻教师善于钻研、乐于钻研的进取精神,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党建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校本研修促进专业提升。2023年主持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撰写的论文《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索》在我县《永吉教育科研》发表;2024年撰写的论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德育实效》在国家级期刊《中国教师》发表。

       一年来,自己始终坚持“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的原则,将在校长任职培训班中的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无论成败,都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热情,促进了反思,提升了自已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有效推动了学校工作全面发展。在2023年度教育局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考核中,我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均获得表彰。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时刻按照好校长的标准要求自己,让教师能够静心教书、倾心育人;让学生能够勤勉自强,务实求真;家长能够与学校一同双向奔赴,共创美好。

阅读 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