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题公开课

雨清
创建于05-24
阅读 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5月23日,林雨清老师在录播室上了一节课题公开课,课题为《再别康桥》。

  本课重点以朗读为抓手,旨在推动学生从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得!教师从作者的诗歌创作主张“三美”出发,并加上一个情感美,清晰的思路及分明的重难点,把本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先自行感受全诗“美”在哪里,顺势引出“建筑美”,接着以朗读的形式,感受“音乐美”,概括完“音乐美”的体现后,再次朗读,此环节加上配乐朗读,让学生更好感悟韵律美。第三个环节主要以2-4节为例,共同学习这几节体现的“画面美”。最后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层次读懂“情感美”,教师带动全班从全诗的情感变化去感受情感美。最后,为了能让教师与老师共同参与课堂,还设置了一个“击节而歌”的环节,此环节由教师朗读,学生打拍子。整堂课思路清晰,课堂活动中,有单独回答,有个人朗读,也有全班朗读等,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较为多样化,很好的体现了课题的研究目标。

  课后,课题成员也在录播室就本堂课进行交流。旨在学习本堂课的亮点,回避课堂出现的不足。

  戴小珊老师:这堂课教师较重视朗读,朗读的形式有配乐读,齐读,个读等,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朗读后,教师能及时给予相应的诵读指导,效果会更好。在赏析诗歌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在赏析第二节的画面美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金”“柳”等意象去揣摩诗人的情感,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学生能学习到赏析诗歌的方法。

  符玉丹老师:本次研究课重点突出,环节流畅,朗读活动多样且丰富,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美中不足在于提问方式有些单一,老师提问学生齐回答较多,如果能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会更好。

  王璐梦老师:不足主要在朗读指导上,这首诗的舒缓,作者对康桥的依恋还是没能指导到位,配乐朗诵没踩在音乐的点上。

阅读 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