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沛县汉源小学青年教师共读《给教师的建议》《说来听听》《未来教师》

用户16740479
创建于05-24
阅读 4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因而我们举办和合论坛读书分享活动,以望开启读书分享之门,促你我共成长!


5月23日,沛县汉源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参加了以“阅读爱,爱阅读”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大家共读《给教师的建议》《说来听听》《未来教师》,分享了自己一周的读书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137-189页心得体会

史长敏

读《给教师的建议》P137-189心得体会教孩子用心去看、去理解、去感受他人,是我们称作!“情感教育”的花园中一朵香气最为馥郁的花。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首先要培养他在待人接物方面具备人道主义情感。这是一份纯洁、高尚、满怀尊重的情感,而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自己的父母。人终究都会从学校踏向社会,都要参与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少年儿童们参与到劳动中来。要让他们形成这样一个意识: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如果不劳动就无法生存无法立足。体验过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品尝过劳动带来的成就感的孩子,他们更有责任感,更懂得感恩,更懂得珍惜。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別人带来幸福,或者能在自己的劳动中为他人进行创造时,我们说这样的劳动教育达到了培养高尚心灵,培养人性的目的

刘贝贝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37-189我们在学校对家长的全部工作中,贯彻了一系列教育思想。我们认为,儿童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学校教学应该统一的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教师集体力图使父母相信,家庭中应该充满尊重科学、文化、书籍的精神。我们和家庭一道举办图书日,它的用意就在于让父母为家庭图书室购买文艺书籍。我们在家长教育学校的各部讲课时,在进行个别谈话时,都要谈家庭图书和家庭集体的精神生活问题,我们力求培养儿童具有多方面的精神兴趣和需要,其中对书的需要应当是首要的。我们已经使不少家庭把傍晚前一小时作为读书的时间,儿童和少年这时阅读自己家庭图书室的书或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

李贤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137-189我们常常将孩子比作是祖国的花朵。因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百花园里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些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些花则需要漫长地等待。我们作为“园丁”,要做的就是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浇灌这些花朵,然后静静地守候他们成长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除了对孩子的信念,我们对自己也要有信念,要坚信每一朵花在我们的呵护下都能绚丽绽放。作为人师,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将祖国的花朵培养好。同时,也要有一份责任与担当,发自内心地相信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培育学生是一份光荣的事业,并愿意为此付出一辈子,用自己的一生去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见证一朵朵花朵美丽绽放。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所行才有方向,脚下才有力量,不怕来路方长。

常凤鸣

读《教师的建议》137-189心得体会(常凤鸣):书中的第58条是“怎么同家庭一道指导儿童劳动”,这给予我无限的启发。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劳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同时也得引导家长一起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家校共建,才能避免“5+2=0”的现象。具体如何展开呢?教师需要和家长一起,设法给儿童找到力所能及而生产效率又较高的劳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能力水平,为他们设置适宜的活动,还要引导孩子提高对劳动的认识,意识到劳动是件不寻常的事,通过劳动,让我们开辟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有疲乏的劳动,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敏感、温柔。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王小玲

137-189在读到62-65章中,我认真思考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具备品质。首先教育者应具备富有个性的教育力量,能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得恰到好处。其次要热爱自己的学科知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的青年朋友!我想向你建议:你的知识、你的求知渴望和阅读爱好,就是你个性教育力量的强大源泉。你自己要善于看待这个源泉,并引导学生走近这个源泉。”作为一名班主任,关于集体的话题总是能引起我的注意。集体不能由任何一个创造,而是在共同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而集体的建立要从思想一致开始的,它是组织一致这块基石所依靠的根底。没有一致的、共同的概念和看法,任何事都是无法做成的。只有通过劳动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思想和体验才会联合起来。劳动,通过统一的信心和统一的情感把人们联合起来。正是在这种劳动中,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一些集体的基石。这就为我们集体的建立做了强有力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同一个集体内,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干劲”,人人都用自己的某种东西把集体充实起来。教师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学科的智力财富赢得学生的头脑和心灵。

杜磊

读《教师的建议》137-189心得体会在这个部分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关于集体的概念,集体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上建立起来的。集体是教师的创造,集体的形成和这些基石的奠定取决于教师。首先,集体的建立是从思想一致开始的,它是组织一致这块基石所依靠的根底。关于如何“统一”孩子们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且要努力做好事,坚持与不好的作斗争;同时,要善于通过劳动把学生联合起来。其次,智力的共同性是集体的一块基石。作者提到,智力的一致是指大家都渴求知识,尊重科学思想、书籍,尊重聪明的人、有教养的人。要让集体的成员应该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阅读不同的书籍,这是真正的智力共同性。有了这两个基石,集体共同的情感也随之产生,最后集体共同的组织就取决于共同的思想、智力和情感三者的统一。作者给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提供了思想指导,指明了方向。确实,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学风,一定是建立在一个牢固的集体中的。

王雅文

    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137-189页,我受益匪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两点点感受:

一、教学必须要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课堂上与教师唱反调的学生大有人在,教师说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却争论不休,仔细想想,学生也是有理有据,有着自己的判断与认识。教师如果非要一锤定音,那岂不是磨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吗?如果教师能退一步,和学生一起探讨,自己也会学到许多。

二、教师要善于学习。

教师要善于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那些有德之人,有渊博知识的人,我们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以补自己的短处。一个教师群体中,个体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年长的教师经验丰富,年轻的教师朝气蓬勃,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各有所长。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来说,论教育教学经验,与年长教师比起来,真是相差甚远。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创造的同时,能吸取一些经验,岂不是自己的教学会更有吸引力。

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

吴忠芳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书中第59条:“怎样通过劳动使心灵高尚和培养人性。”人与人的关系在劳动中显得最为鲜明,这时,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有所创造。劳动是个无穷尽的概念,因为他是人类的概念。劳动不仅仅表现在人们种庄稼和栽树木的地方。最细腻、最复杂的劳动还表现在这种时候,即一个人到另一个人那里去,从他的眼神里看到和在他“言外”之意中听到求助的呼吁。这种劳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反观现实中也有书中这样的例子: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的自私、没有同情心、怕吃苦、爱抱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合作共同帮助,让孩子尽早醒悟过来。作为教师的任务就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做人。要使学生懂得在学校、在家庭多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要让他们懂得父母和老师艰辛的同时,也主动参与到劳动当中;更要让学生在辛苦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感恩,从而学会做心灵高尚的人。

房文洁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是一本具有真正意义的教育理论专著,它让我爱不释手,让我不断地反思和重建自我。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他与学生朝夕相处,与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成长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同时,我也将努力尝试将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读《说来听听》97-123页心得体会

黄娇

《说来听听》97~123页读后感(黄娇):这几个章节的中心思想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在于“弥足珍贵”这四个字。我切身的感受是:我们做教师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被误用或成为把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意见会被老师和所有组员当回事,会被尊重;要让他们知道,所有意见都是弥足珍贵的。肯定孩子们所有的答案,让孩子能大胆的说出:“这是我看到的最烂的一本书。”肯定,只有肯定,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畅谈、真正的说来听听。人们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不说出感受,那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喜欢或者不喜欢,理解或者不理解,怀疑或者认可,这都让读者产生“我要说说”的欲望。当读者是刚刚有阅读能力的低年级儿童来说,适时地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可他想法的独特,这都是对他的莫大鼓舞。   所以,我们老师别忙着说出自己的高见。读者是唯一知道自己想法的人。正因为如此,“说来听听”就是要小组成员知道贡献只有自己知道的想法,借此才能建立读者对文本丰富多元的认识。在讨论进入尾声时,教师是不提供自己的意见的,以免被学生钦定为“观点”,从而决定讨论的方向和顺序。有时候学生会追问老师的观点,此时虽然不宜拒绝,但可以用巧妙的语言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讨论。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将讨论拉回和文本相关的方向,拉回“哪些部分让你感兴趣的主题”。正如学生必须相信自己所有的意见都弥足可贵,教师也要对自己能够主持全局有信心。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首先要对要选定的。要讨论的书籍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得知道怎么响应,怎么提问,怎么带动气氛。这样在充分阅读以后,在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刻意为之,只要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不要求深度的探讨。最后,在这种讨论中,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可能有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在讨论中又激发了再次阅读的想法。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的高涨了。让孩子产生“我要说说”的欲望。

吴秋雨

读《说来听听》97~123吴秋雨读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适合老师,更适合家长。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如果孩子在儿童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生受益。这两章分别阐述了如何选书和阅读文本的形式。那么,要怎么给孩子选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和选择的帮助。书中给了简洁明了的提示。根据时间、方式和尊重孩子的品味三点去思考。其中,尊重孩子的兴趣、衡量孩子的阅读能力、衡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观察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在选书时都非常重要。这让我想到了北美最流行的“五指阅读法”。首先打开一本书,翻到中间某一页,让孩子开始阅读,每遇到一个不认识的词或字,就竖起一根手指,最后读完之后,数数自己一共竖起了几个手指。0-1个不认识的词:阅读程度太简单;2-3个不认识的词:很适合阅读;4-5个不认识的词:阅读程度太难。另外,注意选择的童书要“薄一点”,太长或太难的书会让孩子有挫败感,甚至可能破坏他们阅读的乐趣。选书时关注以上注意事项会帮助孩子们逐渐建立阅读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李慧

读《说来听听》97-123页心得体会  李慧现实生活中哪些书值得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地要求阅读呢?我们要怎么挑选出这样的书呢?钱伯斯告诉我们只要读过肯定会留下某种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才认为,“读什么”以及“谁要你读什么”非常重要。所以以下三点必须说明:第一时间,由于耗时,且需要考虑成效性,“说来听听”并非是每天都可以进行的活动。第二方式,“说来听听”是一种团体活动,而不是个人活动,它并不是孩子们讨论读后感的唯一途径。第三尊重孩子们的品味,孩子们一旦受到鼓励,就能畅所欲言,他们对正式讨论的态度亦是如此。身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遵循几个原则,要保证尽可能地开放心胸,真诚相待。适当的时候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这也是一种学习。当讨论进行得不顺利时,要及时叫停防止进入死胡同。

读《未来教师》97-126页心得体会

王艺璇

读《未来教师》97-126 页读书心得(王艺璇)    日常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层次不一,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鱼得水,而在他们享受着学习所带来的快乐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却难以融入其中,对所学的知识仍然是一团迷雾。    教学中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会让课堂成为任何一个人心头难言的伤痛。    教育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千篇一律的学会同一个知识,应用同一个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而是适时地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予以帮助,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魏娜娜

《未来教师》97-126 页的读书心得(魏娜娜)在阅读了《未来教师》的 97-126 页后,我对未来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书中探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创新以及与学生的关系。我深刻认识到,未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书中提到的教师应具有的理想情怀、元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好奇心,都让我深受启发。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强调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未来的教育需要教师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成长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同时,我也将努力尝试将书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总的来说,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未来教师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未来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师。

戴威

读《未来教师》97-126 页的读书心得(戴威)在阅读了《未来教师》的 97-126 页后,我对教育有以下几点心得:第一是相信岁月。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稍微有外在的影响,就把之前的学习规划透怎:不要成为时公对龙第镜重现学子,但在往把学习非在次要位置。任何一项技艺,都需要在岁月中打磨和沉潜才能炉火纯青。第二要相信自己。每一粒种子都有开花的可能,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潜在的能量,每一个个体都有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学习中,不要过分依赖讲师,不要寄托于有什么阿拉丁神灯,真正的收获都不会轻易得到,除非自己上路,否则,没有谁能代替你抵达。第三要耐得住寂寞。虽然我们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但在新网师学习,不要瞄着职称、论文、荣誉等外在的东西,不是为了世俗的功利。在新网师,教师的成就感应该来源于学生的成长,即你培养出了怎样的学生。我们认为,这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回报,而荣誉、职称等是“额外的奖赏”。第四是作为一名执行院长。我承诺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吸纳更多“尺码相同”的人,守护新网师文化,捍卫新网师制度,创造新网师辉煌。勤勉行动,真诚言说,以不辜负朱永新老师的信任,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而对于一名教育者来说,亦唯有坚持上述几点,方能稳扎稳打,在教育行业中越走越远,从而成为一名为国育人的好老师,才能不负家长所托,才能问心无愧。

独晴

《未来教师》97-126 页的读书心得(独晴)通过读97-126页,我最大的收获:一是阅读,二是行动。正如陆游的诗中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啃读、主体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用教的方式来读,还要用持之以恒、扎扎实实的行动来绽放每一天的生命,用生命浇灌生命。叶澜先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教师越能反思,就越是好的教师,越能使自己的经验起到举一反三。通过本书的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学会反思,反思日常的课堂,反思日常的管理,在反思中成长。学校是道场,工作即修行,只要想学习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热爱学习,我们也可以在现实里擦亮梦想,在教室里铸就辉煌,沉下心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一分热闪一分光。星星不是遥不可及,做擦亮星星的人却是不易,感谢《未来教师》给予我的精神食粮,我将循着“榜样”的脚步,尝试遨游知识的太空,触摸更多的星星。

韩旭

读《未来教师》97-126心得体会(韩旭):如何才能透过纷繁的现象中由浅入深直抵教育的本质呢?诚如郝老师说,“关键是叙事者对事物的理解力,对本质的把握能力”。这种理解力、把握力的背后,有太多的东西。主要包括教育履历、经验积累、理论储备和概括能力。教育叙事若有捷径可循,那就是啃读教育经典,丰富教育见解,沉淀教育思想。在阅读教育经典、积累教育金句的过程中,经常想一想我们的教育实践,哪些故事或事件能实证理论和观点。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师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乃觉左右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路上,一个人行走是孤独的,一群人同行是有力量的。

       抬头看天,寻找方向;低头看书,保持清醒。我们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坚守初心,不忘育人之初衷。我们团结一致踏浪前行,我们努力寻找为师者的幸福荣光......

阅读 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