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汇报课——宁远县芙蓉学校第十三周数学教研活动

ʏᴀɴɢ
创建于05-23
阅读 25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了解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情况,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特开展本次实习生汇报课展现活动。旨在进一步为实习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走向成熟。

课堂展示

      首先由夏彤老师携二(4)班学生执教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解决问题(1)。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此,教材有意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重点理解并解决“最多”或“至少”的实际问题,学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判断商是否应该加1,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夏彤老师在课上创设生活情境,化身商店老板,开了一个二四班商店,带领学生经过准备——装订——售卖商品的探究过程,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下来是何家豪老师携四(1)班学生执教第九单元的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何家豪老师通过猜谜导入,让学生根据提示猜出本节课的两个主人公——鸡和兔,并由此引入本课内容。接着又创设三借芭蕉扇的闯关活动,带领学生共同经历使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过程。在闯过一道道关卡中,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同时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听课评课

      “善思者明,善思者智。”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专业发展离不开整体的研讨、分享。芙蓉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积极的参与听课评课,学习经验,分享收获。课后听课的老师们不仅积极肯定了实习生们好学勤思、勇于挑战的胆识和魄力,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实习生们注满前行的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此次实习生汇报课圆满结束,希望即将真正踏上教育行业之路的实习生们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愿芙蓉学校全体数学老师以求真的态度,精研勤学,厚德育人,带领学子们感受博大精深的数学魅力,聚焦核心素养,走向深度学习,走向最美的诗与远方。成长一直在路上,我们一起向未来!

图片:杨美琪

编辑:杨美琪

初审:欧阳丽枚

终审:杨世娟

阅读 25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