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微课堂】 科学预防,健康“童”行——芜师附幼南瑞金坤园幼儿园2024年手足口健康知识宣教

芜师附幼南瑞金坤园幼儿园
创建于05-23
阅读 8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进入高发期,在学龄前儿童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家长千万别掉以轻心,我们要加强孩子的日常护理,防范于未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认识下手足口吧,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什么是手足口呢?

手足口病(HFMD)也称“手口足综合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高发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及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疱疹以及全身发热。某些重症病例中可并发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少数极度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死亡风险大。传染方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等,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01:19

那得了手足口如何治疗呢?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并没有手足口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之说,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分析。

1.物理治疗:手足口病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当体温在38.5℃之下时,可以使用冷毛巾或者冰块冷敷额头、腋窝等部位,一般能够起到缓解的效果。

2.局部用药:患者还有可能会在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盐酸金霉素软膏、阿昔洛韦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在口腔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使用冰硼散、口腔溃疡散、桂林西瓜霜等药物进行治疗。

3.口服药物:如果患者出现了高热的症状,且体温在38.5℃之上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等方式进行治疗,当出现了手足口的症状时,应当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并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手足口如何预防呢?

1.注意勤洗手、讲卫生,居家时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及温湿度适宜,儿童玩具、餐具定期消毒、清洗。

2.注意吃熟食,不食生水,多吃新鲜蔬果及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清淡饮食,不宜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

3.疾病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比如儿童游乐场。

4.保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5.勤观察留意孩子的口腔有无疱疹,若有要及时就医。

园内预防措施

我园每日严格把控幼儿的晨、午检环节,对幼儿进行三检三查,同时加强幼儿玩具、用具、餐具等清洗消毒工作,减少间接接触传播,严格按照传染病预防制度与标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全力做好传染病预防。

园所以及各班级的消毒工作,具体落实到保健医、老师、保育员,做到每星期一大扫,每天一小扫、多次消毒,保证教室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做好教具玩具的消毒工作,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让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学习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抵御外界的侵害,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健康保护。

 运动是增强体魄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气逐渐升温,但是孩子的户外活动也不能缺少,并且要做到运动适量、动静交替,多晒太阳,增强体质,体能锻炼也是孩子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

家长须知

1.如果孩子出现了手足口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患儿经隔离期完全康复后,经幼儿园保健人员查验无异常后方可返园。

手足口虽然传染性强,但家长也不必过度紧张,重点要放在预防上,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只要我们形成合力,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家园共筑坚固的防御城墙,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编辑:万正蓓

照片来源:全体教职工、网络

审核:黄颖慧、程苗苗

阅读 8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