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学前教育》——临河区八一幼儿园2024年学前教育宣传月

呵呵
创建于2024-05-23
阅读 12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幼儿游戏、学习以及生活的空间,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课程实施的媒介。我园积极创设有温度、可变化、会生长、有大自然气息的园所环境,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努力构建环境与课程的双向联结,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活动的积极对话来学习并获得经验的递进。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留有幼儿活动轨迹,呈现美好生长,具有幼儿园园本特质的一个园所,这个园所应赋能于人,赋能于学习,充满多种学习的机会与可能。

​一、有温度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园办园理念的空间存在形态。文化环境的建设应立足于儿童视角,将文化自然地根植于环境之中,使文化环境不仅是一种显性的呈现,更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幼儿建立一种联结。并且将亲子活动融入园所文化之中,不仅能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更能促进园所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做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可感受自然生长:让生命自然生长,让教育自然发生。自然界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彻底地释放天性,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欢乐。身处乡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优势,而植物的生长对孩子们来说充满着无限的吸引力,激发着他们探索求知的心理。

​在幼儿园的午餐中,经常能看到青菜萝卜的身影。那如何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满足孩子种植的愿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和营养价值呢?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常见蔬菜很熟悉,对蔬菜的颜色、味道、营养价值都有一些经验,与他们生活中经常吃这些蔬菜有关,而对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孩子们大多不了解,如何丰富这方面的认知呢?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经验与资源的关联性,生发了课程:认领种植地——种什么——怎么种——谁照顾——种植延伸——小菜园里大收获,于是就开启了孩子们的快乐种植之旅。“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体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知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青菜种植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探索给予了支持,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青菜的生长过程和简单的种植知识,给予他们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并适当地给予帮助和指导。种植可以让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付出爱,这段时间的种植活动不但给孩子带来了神奇、独特的体验,也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更新了观念,并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能体验亲子情感:教育孩子是潜入灵魂的事,是精神上的扎根和熏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底色,而父母是这底色中最重要的绘制者,父母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随着生活节奏趋向于越来越快,很多父母难得有充足时间来陪伴孩子,由此而导致种种教育矛盾。

​当我们开展亲子活动时,父母也愿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参与孩子们的童年,给予孩子温暖的陪伴。无论是六一儿童节、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三八妇女节活动等,都能看到父母的身影。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孩子们勇敢的向自己的妈妈、奶奶、姥姥表达自己的爱意,头纱是每个女生无法拒绝的浪漫,而在这一天孩子与家长共同享受着这份专属的浪漫;亲子手工是无法拒绝的体验,孩子与家长们制作包包、花束共享美好的亲子时光;你像阳光灿烂,你像春天温暖,你像风儿温柔,在一句句浪漫的告白中,我们开始期待下一段美好的亲子旅程....

二、向美的幼儿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中华美育自古以来就注重以美育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美育德是中国一以贯之的美育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美善合一的教育模式,自此我们也形成以美育为重点的教学。

共情陪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爱的教育”至关重要。在晨间接待时,老师们会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抚摸、一声问候来欢迎孩子们的到来;幼儿园工作琐碎又细致,孩子在性格养成期,难免秩序感会有缺失,孩子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发脾气,每次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时就容易发脾气,会大哭、大叫等。教师通过冷处理的方式,设定一个冷静角,告诉孩子们,如果发脾气,大叫的时候,就到冷静角,等心情平复了,老师抱抱孩子们,并且慢慢地孩子们谈话。引导对孩子们利用语言进行表达,比如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寻求帮助,可以说请你帮帮我!并且每次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时,及时给予孩子们奖励等。当孩子们不懂得如何进行情绪管理,根据需要及时开展“我的情绪小怪兽”“心情播报”“菲菲生气了”“心情的颜色”等活动,帮助孩子学习表达情绪情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在积极、健康的状态下成长。

乐享交往:如今幼儿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优裕的教育条件,使他们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在以后的社交中容易受到挫折,从幼儿期加以培养,才能使孩子从小就有较好的习惯,如:刚入班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老师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哭闹、拒绝等,为消除孩子不安心理,让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来给他们讲故事、唱歌、做游戏。在交往中,慢慢使他们消除害怕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友爱、快乐,初步学会交往。组织幼儿进行春游野餐、参观超市、小记者等,让孩子走出园所,让幼儿同社会各层面的人进行交往,锻炼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了幼儿的视野。

美学散步: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四季的变换在孩子们的眼中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组织一场说走就走的田间旅游,孩子们多种感官参与:认识农作物、田野写生等。生动的课程在田间开展起来,动态化的户外教学模式深受孩子们喜欢。游玩归来,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生成班本课程“逗趣横生”“蒜出精彩”“玉米的秘密”“柿界真奇妙”等。在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态课程中生活、学习、游戏,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发展需要,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到处都充满着艺术气息,我们从多方面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在“寻找春天”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幼儿在“玩科学、做科学、想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一次活动中幼儿发现鸡蛋能立起来,便开始刨根问底地询问老师为什么,教师让幼儿自由探索找到多种方法,敲破鸡蛋使其站立以及利用橡皮泥、沙土等材料使其站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供更多的材料以及渗透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探索让幼儿热爱大自然,获得知识、经验。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日后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有光的幼儿园

光是大自然最美的艺术之一,它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展现。光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幼儿园里的“光”是自然界的一种馈赠。有光就有生命,就有色彩。当幼儿置身光影世界的时候,我们就把光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让资源、空间赋能于幼儿的学习。在阳光下的幼儿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在阳光下嬉戏奔跑,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最动听的乐章。

户外追随光:我园户外空间阳光充足,园内各种树木、玩具、建筑及行走其间的人们,在自然光下,构成了一幅流动的光影画。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与物理空间的优势,在日常活动中,引领幼儿去发现、追寻自然光,在有光的环境下,鼓励幼儿与户外光影互动、对话,发现光影的色彩美、造型美及光影的秘密。

带孩子们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会动,可大可小,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与到影子游戏当中,随意舞动自己的身体,摆出各种造型。随着影子游戏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就陷入思考,只有人有影子吗?动物,植物,玩具呢?于是孩子们又开启了另一轮讨论当中,校园里的花草植物,春日里的自然课程,有了光,植物才有了生命;有了影,单调的光才有了千变万化,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利用光的影子创作出一幅幅诗意画面,赋予了大自然的美丽。影子只有黑色吗?孩子们带着疑问继续探索彩色的影子,利用纸板,彩色玻璃纸等,他们做出了彩色的影子,这一刻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奔跑、创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享受阳光下的美好时光。

室内创造光:走廊、活动室自然光线充足,每天不同时段、不同季节都会有阳光投射进来,我们利用这现象,巧妙的利用空间和玩具将光直观的引进来。天阴时,带领孩子们创造光,利用手电筒、灯光等,在有准备的光影空间里,引导孩子充分感知光影的魅力。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脸上,孩子们会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他们发现教室的影子和户外的影子不一样了,于是孩子们继续开启了和影子做游戏的活动,放置物品在窗台边,观察它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制作并填写观察记录表。没有太阳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利用白纸、手电筒、纸杯、彩笔玩具等制作有趣的光影效果;在透明的玻璃纸上涂上颜色,然后用光源照射,孩子们观察在墙上或地面上的投影,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组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光影作品。这些光影游戏既简单又有趣,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思考光影的成因,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

在阳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学会了分享、感恩、合作,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收获了成长的力量,用光的力量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绽放。

一所幼儿园的可能性远不止一种,而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n”代表已知的、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1”则代表无限的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性。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们期望,让孩子们拥有一颗童真的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快乐!让孩子们广泛参与活动,在经历中理解自己、他人与世界;让孩子们在包容、多元的世界里,广泛吸纳、兼收并蓄,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在积极探究的学习中,主动发现成长的乐趣,爱自己,也爱他人,在自然和生活中慢慢学习....

阅读 12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