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沟的骄傲

创建于05-23
阅读 931

眼前的三个字,让我心里十分感慨:牛角沟。

怎不感慨,我对山沟有独特的情感,山和沟,从来没有分开过,山沟不仅是我儿时的出生地,是乡愁的原点,山沟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发生在山沟里的革命战争数不胜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穷山沟里打出一片红色世界,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牛角沟是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起源地。

隆冬时节,在著名作家岳定海先生、张惠女士的协调下,我随四川省知名作家一行,应邀到中国红军第一村采访、采风。

“中国红军第一村”位于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因山沟形似牛角而得名。一个地名,背后是一段独特的记忆,一个红色地名,更记录着我党奋斗的光辉历史。

进入中国红军第一村,首相会听到旷继勋这个名字。

旷继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贵州省思南人,1916年,19岁的旷继勋由黔入川,投身川军赖心辉部队从军,从士兵做起,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曾与我党我军的许多高级领导人如刘伯承、吴玉章、罗世文、陈赓、周恩来、徐向前、王树声、徐东海等都有过交集,他们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他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无怨无悔。

1929年6月29日,时任川军第7混成旅代旅长的旷继勋率领4000余名川军在这里发动武装起义,树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大旗,宣布起义。随后,他率部队从牛角沟出发,分西门、南门两路,于30日拂晓占领蓬溪县城,并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这就是20世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四川中部爆发的著名“蓬溪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的嚣张气焰,为以后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红色根据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英烈虽逝,精神永存。如今,在旷继勋率领牛角沟起义的地方——中国红军第一村,仍然在继续传承着红色革命精神。

2020年8月,蓬溪县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强与蓬溪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中国红军第一村旅游项目投资协议》,深挖当地红色资源,对起义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打造。2021年6月,景区正式开园,并对外开展旅游观光接待。历史与现实交汇,牛角沟村再次踏上新时期的红色征途。而董事长郭强被推到了红色征途的最前边,成为了蓬溪县文化旅游项目投资企业、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强先生的老家在蓬溪县群力乡,离大石镇牛角沟村20多公里,从小耳濡目染,在长辈关于旷继勋、关于蓬溪起义、关于郭家大院的故事、传说中,幼小的心灵已经深深植入了蓬溪红色文化的因子。当年红军总指挥部设在郭家大院这一历史的因素,使郭强对牛角沟村这个蓬溪起义爆发地,多了一份深厚的感情。

郭强年轻时离开老家蓬溪,到了上海建筑工地打工,靠着自己勤奋、吃苦的精神,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开始自主创业,经营范围越来越大,成为了亿万富翁。

致富后的郭强,不忘回报故乡。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历史上交通不便,前些年发展有些滞后。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川蓬溪县人民政府领导准备对牛角沟村的红色文化进行整体开发、打造,找到郭强寻求合作,郭强明知这是一个不赚钱的项目,但他毅然决定为家乡做点事。

项目签约、实施三年半以来,郭强和他的企业总投资1.6亿元,国家和省市县有关部门投入2亿元,共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自签约实施以来,郭强不顾亲朋的强烈反对,把上海的4个企业交给职业经理打理,开始担起他的红色征途领头人的职责,时常从上海飞回蓬溪,处理完工作后又忙着飞上海,他就这样飞来飞去,两头忙碌着,但他耗费在牛角沟的精力和时间,几乎是上海事业的几倍,他走遍了牛角沟村的山山水水,深入到各家各户群众家中,认真调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中国红军第一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着力把牛角沟村打造成为了全省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年来,郭强和他的企业总投资1.6亿元,国家和省市县有关部门投入2亿元,共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牛角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牛角沟骄傲地走在了乡村振兴、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沿,中国红军第一村成为了蓬溪县的骄傲,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这是“中国红军第一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整个团队以及牛角沟本地村民们有底气的骄傲。

不仅如此,在牛角沟,我随时都能看到村民的脸上随时都挂满着幸福和骄傲。

金牌讲解员唐春红向我们介绍着,中国红军第一村景区的点将台、红军路、藏兵崖、红军医院、牛角沟起义旧址等历史遗迹和红色记忆馆、红色讲堂、红色书画院、农耕博物馆、游客中心,都已具备接待各类型、多日程、多线路团队的能力。

村民可以土地、资金等方式,量化入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当社员;可以依托镇就业服务中心,直接到景区当职员;还可以依托红色景区,开设店铺,售卖农特产小商品,当店员。红军村景区的农民,还“一地生三金”: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租金;通过服务园区获得薪金;通过入社合作分得股金。这样,切切实实为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现在,中国红军第一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实现农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民房变客房,打造了群众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立体增收模式,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村民不仅是牛角沟变化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者、建设者。

唐春红自豪地说到:我就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农民,家住大石镇偏马村,伴随着旷继勋蓬溪牛角沟起义遗址景区的开发,偏马村依托“交通+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引进农业产业,村民们从出外打工到回乡创业和在家门口就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了,我也从普通村民变身为景区讲解员。在这里,像我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还有50多人。

唐春红为我们讲述着旷继勋牛角沟起义的故事,也讲述着家庭主妇42岁再就业的成就,她用灿烂的笑容诠释着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唐春红一边讲解一边带着我们走到了红军休闲集市,在一排整齐的别墅式楼外,我看见几个老大爷、老大妈悠闲地坐在门口。屋檐下的晾干上,挂满了自制的香肠,地上摆了一些农副特产品。

我上前询问一位大妈这些香肠和农副产品是否卖,大妈激动地说:这些自制的香肠腊肉,不仅自己食用,也可以售卖给游客。红军第一村开园那段时间,我一天还卖了好几千元呢!

我又询问了大妈一些问题,大妈说:现在的住房是政府统一修建的,自己出一部分钱,政府贴补一部分钱,就可以搬进新居了。

当我们继续往前走时,大妈指着前边坡上的一座院子骄傲地说:那就是我家原来的老房子,现在是“农耕博物馆”,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走出了红军休闲集市,没想到大妈借口要倒垃圾,跟着我们走到了她家老房子坡下,恋恋不舍地想和我们说话,我想:她一定还有一肚子的骄傲想和我们叙说,我随即问:大妈,跟我们讲讲“农耕博物馆”吧。

大妈又开始骄傲地说:我家姓唐,我家老房子有两口水井,据上辈老人讲,红军当年驻扎在这里,见这里的老百姓吃水很困难,于是就打了一口井,从此,这里的老百姓就喝上了清凉可口的井水。老百姓感念红军的好,就将这口井取名为“幸福泉”。还有一口水井是红军大部队成功举行牛角沟起义后,留在牛角沟的伤病员在身体痊愈后,为了感谢老百姓的悉心照顾而打下的,取名“饮水思源”。红军第一村项目开工后,中国红军第一村党支部书记、红色书画院院长刘西民先生将我家老房子改造成立了漂亮的“农耕博物馆”,你们去看看吧!

她那自豪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来自牛角沟村民的幸福和骄傲,  

  牛角沟,处处彰显着有底气的骄傲。

旷继勋将军和革命前辈们,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史,他们是牛角沟的骄傲,是全中国的骄傲,更是全世界的骄傲。

郭强董事长这一只飞来飞去的领头雁,将自己在外多年打拼、创业、发展获得的经济资源、人脉资源、社会资源,奉献给了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的山山水水,奉献给了朴实本分的村民,助推村民致富奔康,敲开了老区人民的幸福大门。郭强和他的整个团队都是牛角沟的骄傲,是新时代的骄傲。

红军第一村从历史中走来,从旷继勋时代走来,在新时代红色文化旅游中发展,在郭强董事长手中建设,展现着时代精英奋斗不息的新时代精神,创造着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我们即将离开牛角沟的时候,遇见了一家三口前来找郭总,我们坐下来一聊才得知,原来是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应聘成为了红军第一村的讲解员,父母专程开车送女儿前来报到。

我想,一定是来自红军第一村的那份骄傲,吸引了众多的青年才俊。

是的,牛角沟骄傲并自信着,奋斗并幸福着。

                                    

这里是“人民军队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诞生地中国西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南昌起义后巴蜀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地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和先声红六、四、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革命锤炼的奠基地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旷继勋大革命起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研学旅行、企业团建首选地我们热忱欢迎您的光临!“中国红军第一村”

咨询热线旅游咨询:0825-2893333 唐老师

党性教育咨询:19130925381 高老师

研学咨询:19182586416 王老师

监督电话:18113456612

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指挥部旧址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
阅读 9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