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组教研活动简报

宋戈
创建于05-23
阅读 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5月23日按照学校的计划,进行作业设计专题研讨,初中物理组按照初二初三每个年级组提交两个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大家在一起进行研讨学习。本次活动主要由初二展示《浮力》专题作业设计。

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属于课程内容一级主题里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自身体验中提炼、概括现象背后的规律,实现从生活经验向物理概念方向转变。通过互助讨论、多媒体呈现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助力物理知识学习,提升智育水平,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和体验。重视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从而发现和得到事物的本质。在发展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同时,又要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初步树立在“做中学”、在“学后用”的学以致用的社会责任感。

本章主要学习浮力的概念、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非常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然后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应用,最后是升力。章节首先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入手,引出浮力的概念以及方向要素上的特点,再根据压强知识解释了浮力产生的原因,然后结合学生的体验和实验探究,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第一节)。由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ρ液和 V 排)推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量有关,从而经过实验验证了猜想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节)。再由生活现象引入浮力的作用效果即“浮沉”, 通过受力分析以及密度等相关知识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应用在生活、生产中(第三节)。由于不能像用浮沉知识解释飞艇那样解释飞机的升空,所以引出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规律即升力问题(第四节)。内容的安排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从书本走向生活实践的原则,便于学生掌握。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浮力,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利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


知道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2、通过探究,知道和领悟阿基米德原理(包括文字描述与数学描述),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称量法”测物体的密度等)。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浮沉,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包括从“力”的角度讲物体的浮沉条件和从“密度”角度讲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相关问题(例如潜水艇问题、密度计问题、轮船问题)。

4、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用这一知识解释自然当中的相关现象(比如飞机的升空、足球当中的“香蕉球”等)。

展示结束教研组长和各位组员对活动内容进行了点评认为,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科学精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认知领域的素养。

阅读 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