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改新理念的落实,以探求“优质高效”课堂为载体,引导青年教师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增强学科素养、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在学校教研室的组织下,第十九届“致远杯”历史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于5月21日(星期二)下午在行政楼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次活动有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长韩燕老师主持。
授课教师介绍
赵楚薇
历史学硕士
授课内容:《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教育理念: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责任;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良心。
教育格言: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精彩授课,教以共进
精彩授课
教以共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在文化课的教授中做到生动有趣又不失文化气息,深入浅出又不失心灵的启迪、能力的培育,这一直是很多一线教师困惑的问题。赵楚薇老师勇敢的挑战了《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一课。
本课的总体设计思路:以宋朝经济发展为背景,依托宋代奶茶主理人的经营之道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将宋元都市、文化与现代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动手能力,培育其核心素养。
一、情境导入,引入主题
赵老师用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奶茶品牌做导入,创设情境,结合史料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发现类似于奶茶店的商铺——香饮子。“假如你在宋代做奶茶主理人,我们该怎样才能在宋代开一家适合自己的奶茶店呢? ”
二、探讨分析,奶茶选址
赵老师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一家宋元时期奶茶店店长的身份去思考开奶茶店的可行性,如“开奶茶店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店址选在哪里?”,“奶茶店应该如何装修?”
在讨论中,学生得出:1.宋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表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 在宋代茶作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如果开奶茶店,原材料成本较低,收益较大;3. 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北宋民众多种多样的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其商业较为繁荣,所以在宋代开奶茶店具有一定可行性。
三、合作探究,联系实际
赵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找出相应的书画、书籍和音乐,为奶茶店装修,结合了宋元时期的书法和绘画、宋词、元曲、《资治通鉴》相关文化,将其贯穿其中,进行奶茶店的文化设计。
听课评课
研以致远
海南侨中新埠岛分校历史科组长郑老师评课: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 (如画“瓦舍”和“勾栏”的关系图;猜诗句与相应的节日;连线:找一找《资治通鉴》的人物等),学生们学习激情高涨,学习能动性高,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赵老师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史料,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历史分析解释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对“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进行思考时,启发学生萌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玉沙实验中学王老师评课:建议充分利用史料,重视历史概念的分析(如什么是市民阶层,理解市民阶层是一个“有钱、有闲又有趣”的群体的特点等),这对于学生理解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市民阶层文化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突破课题难点。
海师的研究生代表封同学评课:注重历史事件的对比(如宋元都市与同时期欧洲城市的对比),在《资治通鉴》与《史记》一目中,采取目录对比的新颖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使两者的体例区别直观的呈现于学生眼前。
专家介绍
王志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学科教学(历史)专硕负责人,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省拔尖人才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名师引领
逐光而行
专家评课:王院长认为《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此课的主题是宋元都市和文化,三个子目所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编排较杂乱,子目设置更偏向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缺乏逻辑关系。赵老师打破教材的束缚,重新梳理课本内容,借着在宋代的奶茶店经营攻略去挖掘都市生活的繁荣和文化艺术成就背后所隐含的历史信息的设计思路,王院长给予高度的肯定。并建议:
一,初中历史课不但要“好玩儿”,更要严谨且有深度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对历史和现实有深度的理解,通晓历史学科思想方法,才能更好的开展历史探究,进行深度学习。
二,在把握对文本的整体解读的基础上,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如何通过研读细节来找到认识历史的路径并突破重难点。比如第一子目中提及“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市民阶层”这一群体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古代史以来第一次遇到的专业名词,其和“农民阶层”相比有何差别?为什么北宋时期会出现市民阶层?城市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之间又存在何种联系?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是都市生活繁华的基础,市民的文化需求是文化繁华的内在动力,文化繁华是人民生活繁华的体现。
三,历史课要有历史味,即使在现今跨学科学习的主流背景下,仍然要坚持历史学科的主导地位。其次,现代的事物太多也会冲淡历史课的历史味,建议充分运用《清明上河图》这一图像史料,通过对其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探究和赏析,创设历史情境,在赏析过程中提出如下探究性问题:“①《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你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出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②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③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何不同?” 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对于历史会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进而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志强副院长为我校和在座的历史教师做《海南初中历史教师教研育人能力提升的路径》的专题培训。
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学科知识以外的又一项教师必备技能。对一线教师而言,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呢?王院长从教研育人的角度,从必要性、现状调研和提升路径三个方面分享了初中历史教师教研育人能力提升的路径。
首先,王院长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教师的教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重要任务之一。
王院长介绍几种有效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是在坚持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为教学研究打好基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做到“专”;广泛涉猎,吸收各学科精华,力求“博”。
二,是在教学实践中自我评价和改进,培养教学研究能力。要着眼于日常教学,发现问题,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存疑、思考,反思、回顾,以问题推动教学。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突破习以为常的教学惯性,不断审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是在集体研修中同研互助,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四,是在成果创建中厚积薄发,发展教学研究能力。静心写论文,促进教学研究科学化;潜心做课题,实现教学研究系统化。
最后,王院长多次建议让读书与学习成为终身习惯。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知识在不断更新,各种理念也时时进步着,平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时写成文章,积蓄力量与经验。
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教研室姚实彦主任总结: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王院长的讲座让我们在教研成长中受益良多。今后我们也将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寻教育规律,研教学之道,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逐步脱离“教书匠”的“匠气”,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做、研”三位一体的新型历史教师!
文字编辑:韩燕
图片:张彩平,林芝,唐铭镁
审核:姚实彦,卓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