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悄然间夏天已经走来。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在“双减”背景下,进⼀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平的提⾼,根据工作安排,5月15日下午,接渡镇中心完小开展了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集体备课活动。
此次集体备课由钱美玲老师主备,所有语文老师参与共同备课,内容为五年级下册文言文《杨氏之子》。钱老师打算通过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任务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二;课堂演练,布置作业几个板块完成《杨氏之子》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抓关键字的理解,借助注释,小组探究等方法理解古文之意,使孩子们感受古人的语言幽默诙谐,品味文言文的美。
吴苗苗老师认为《杨氏之子》这堂课课时目标定的比较合适,只是在朗读课文目标上加上读好文中的停顿,然后针对识字教学可以进行随文识字,建议先理解大意,再引导学生读好停顿找到节奏,否则学生会学得很被动,学不得法。理解大意和读好停顿要结合起来。其余语文老师也做了代表发言,认为教学设计重难点要突出,找准关键字,通过关键字的理解,引导学习,贯穿全文,品悟古文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
5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五年级(4)班。钱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一课。
课堂上钱老师仪态自然,从容大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立足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成为一个引领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读文识字,随堂写字,理解字义,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课上,学生读书认真,学习专注,老师适时评价指导,范读,不断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品。感受文言的美妙与杨氏之子的聪慧。
教学过程条理清晰,教师引导润物无声,从“为”“应”关键字入手,理解用法,古今义的不同,借助注释,层层递进,假设把“孔君平”换成黄先生,杨氏之子又应该如何做答来巩固对“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理解。学生随即能说:“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等句子。老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获!
公开课后,马上组织老师们评课交流,及时对本堂课的得失进行交流总结反思,以达到提高老师专业素养的目的。
首先是钱美玲老师就本堂课进行了教学之后的反思,钱老师感觉这堂课教学目标已完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能感受古文的美,能读出古文的韵,能体会古人的智。但整堂课给人感觉不够活跃,不够轻松,与本文的幽默诙谐没有完美融合,还有在引导课程过渡上自己觉得很困惑,平时教学不会抛问题,不会引导学生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希望老师能帮忙指教。
姜琴老师评到:钱老师的课让人很舒服,条理很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朗读方式丰富多样,教学效果好。同时也提出了在指导学生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的节奏上,“家禽”中间朗读时是停顿而不应断开,要自然。
钟志华老师认为本堂课有语文的味道,钱老师关注了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关注了合作交流。同时也提出中肯的建议:感受语言的巧妙放在第二课时更合适;指导学生朗读划节奏,如何停顿,可以让学生先谈;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可以适时指导,先让学生结合注释,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理解?如“闻”“此”在古今义上的区别。
其他语文老师也分别对本堂课做出了针对性的发言,认为比备课时更精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得当,是一堂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同时也都相应的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今后我们在文言文的教学上能做到驾轻就熟,胸中有墨,游刃有余。
编辑:姜家有
审核:占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