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四川国宝

--都江堰+大熊猫

多哈
创建于05-22
阅读 2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四川的一个伟大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的、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是其一,而是唯一,它不仅是成都平原的宝贝、亦是四川省的宝贝、更是中国之宝贝!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

     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

    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唐代,修建了飞沙堰。建国后,又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为有效管理维护都江堰的运行,设立了堰官、岁修制度。

    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03:25

    都江堰的创建,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饱受战争痛苦的人民,渴望中国统一。当时,落后的秦国,经过变法改革,一跃成为 “国富兵强,长雄诸候,周室归籍,四方来朝” 的强国。国势振兴、实力雄厚的秦国,亟欲统一天下,结束分裂局面。秦欲统一中国,必须有其坚实的后方基地,为它提供可靠的兵力、财力,故早有图巴、蜀之意。

    首先,秦惠王诱使蜀王修通了“石牛道”,并不断用金银美女去麻痹蜀王。

    其次,公元前316年,处于奴隶制割据的巴、蜀两国发生了激战。《华阳国志·蜀志》载:“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仇,故蜀王怒,伐苴候,苴侯奔巴,求救于秦”。这就为秦灭巴、蜀造成了机会。

    第三,秦国的司马错分析了巴、蜀形势,提出了秦灭巴、蜀,政治上秦有“禁暴止乱之名”,符合巴、蜀人民的愿望;经济上,“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军事上,巴、蜀“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战略主张。

    第四,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同年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举兵从石牛道伐蜀,蜀兵败,蜀王被戳。蜀国灭亡后,秦在蜀地置蜀侯及蜀相,推行封建制度。

    从此,奴隶制割据的蜀国,迅速向封建制社会转化。封建势力的兴起,为都江堰的创建,准备了最可靠的社会历史条件。

    内江 水色由浊变清、水流由急变缓!

    都江堰灌县古城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这里是都江堰灌县古城。灌县,即今县级都江堰市。被誉为 "山水入怀,生活道场" 的灌县古城,以厚重的文化积淀、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浪漫的生活情调吸引四面八方的来客。

    古城从2009年开始实施整体打造,界面建筑全部按照川西明清风格打造,同时引水入城蜿蜒回旋,置身其中仿佛实现了历史穿越,现代的烦恼和喧器也同时驱散一空。

    夜间古城和玉垒阁及山间亭阁共同亮灯,为美丽的古城再添一景。登玉垒看浮云、依南桥赏宝瓶、上文庙拜孔圣、临内江品夜啤、逛杨柳河,休闲大美古城入画来,处处留下了游人由衷的赞叹。

    都江堰古城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业态调整大见成效。

    灌县古城按照"世界水文化旅游古城"主题定位,以  "水为魂、文为脉、商为道、游为本"  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使古城呈现出"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半山半城" 的旅游形态,游人可以惬意地实现  "一步进景区,一步入城区"  的  "景城同游" 方式,实现景城之间旅游功能的互补共赢。

    灌县古城,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一座景城一体的古城,一座品味生活的古城,一座快铁直达的古城,这里是都江堰灌县古城。

    如此伟大的工程,怎能忘却工程的建造者,让我们一起回望古代 “治水圣人” 山西李冰.....

    李冰(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季卿,? 人,是一位在中国古代工程史上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师,被誉为 “水利名人”。李冰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01  少年时代

    李冰的家庭是一个属于佃农的小农户,生活也是十分清贫, 从小跟随父亲到田里劳动,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但李冰本人却十分聪颖,对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读书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和弟弟李信一起进行社会实践,培养了其卓越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02  崭露头角

    李冰离开家乡后,先后辗转于楚国、秦国和蜀国之间,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后又来到了秦国,先后在太史令、博士等职位上任职。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秦孝公三十一年(公元前351年),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开始主持修建都江堰。 

    秦孝公三十二年(公元前341年),李冰担任秦相后,继续主持修建都江堰,并将都江堰的水利系统扩建到了“以灌平川”的程度。秦惠文王元年(公元前323年),秦国再次征伐蜀国,李冰在征讨蜀国期间再度担任蜀郡太守。同年9月,李冰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03  籍贯、出生地

    由于历史记载的稀缺,对于李冰的籍贯和出生地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也有人说他是巴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他是山西运城人士。

    那么李冰他究竟是哪里的人?山西运城李氏后裔一个叫李宝生的人在1999年的时候,当时读到《都江堰》这本书,书中自然提到了李冰,且生卒不详、出生地不详,当时他忽然想到自家族谱上有记载,始祖为李冰,曾赴蜀治水,于是万分激动,即刻就给都江堰市政府写了封信,千古之谜得以解开。但是在当时也有争议,族谱记载只从第52代写到了第70代,之前的没有记载,当然所有这些说法都只是一个推测。

    不过关于李冰还有一些情况是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比如史学家就根据各种典籍推算出李冰是秦昭王时期的人,大约是在公元前276年到公元前251年前后,担任过蜀郡太守,那么上任的时候,可能是而立之年,也就30出头,你想一个30来岁的人,被秦国委以镇守蜀地的重任,很有些不可思议,可想而知他一定具备十分优秀的才能。 

  04  修建水利工程

    李冰的一生都致力于修建水利工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李冰主持兴建了包括灵渠、都江堰、赵郎笳等在内的一系列水利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秦国的农田灌溉状况,提高了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其一生中,他设计的都江堰更是长期保持着世界历史上灌溉工程史的记录,自然景观和工程艺术相融合,备受工程、艺术和科技领域的赞誉。

  05  历史评价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李冰尊称为“治水圣人”,还称他为 “水神”,在一些地区还有 “秦岭神” 的说法,可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李冰所建的都江堰,被后人誉为 “天下第一渠”,它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着灌溉作用,是当地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

    李冰在治水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所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被沿用。除此之外,李冰还积极治理水患,如多次治理渭水、黄河、长江等地区的洪水。他还通过设置堰坝、修筑堤坝等方式来控制洪水,并为后世所沿袭至今。

    正如邓公精深之评价----造福万代!

01:00

    您说对了,国宝大熊猫该登场了,O(∩_∩)O哈哈~

     国家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是世界著名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众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以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小熊猫等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而闻名于世。

    基地总面积达3570亩。于1997年建立开放实验室。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分布有序,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

     截至2020年末,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15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1995年基地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称号;1998年被世界旅游组织评估为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齐名的又一个传奇世界。

     基地发展沿革

     20世纪80年代,邛崃山系冷箭竹开花枯死,一部份大熊猫因缺食饥饿而被救护集中到成都动物园。为了加强对病饿大熊猫的救治管理,将大熊猫的教育展示功能与救护研究功能分离,强化大熊猫科学研究,提高大熊猫繁育水平,1987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与成都动物园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87年3月基地破土动工,后经过了多期工程建设和扩建。1990年后繁育研究基地与成都动物园分成了两个独立实体单位。

     基地研究成果

     2012年,基地繁殖生物学研究团队首次分离并培养了大熊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截至2017年末,基地运用该技术成功建立了包含7只大熊猫个体(其中3只已死亡)的骨髓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

      截至2021年6月末,基地大熊猫精子库共储存50余只大熊猫个体(其中20只个体已死亡)的细管冻精7200多支,颗粒冻精1400多颗,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精子库。

      截至2022年2月,实验室共取得各级科研成果和荣誉7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6项,市级科技成果32项。在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专利4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6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

     基地对外交流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最早开展大熊猫长期国际合作研究的单位,先后与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德国、丹麦建立了“大熊猫长期国际合作繁殖计划”。

01:28

     大熊猫:别名白熊、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属于熊科、哺乳动物,是中国特有种。大熊猫仅有两个亚种,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体重80-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00:27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01:53

   截至2024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近1900只。截至2023年10月,中国旅居国外的大熊猫总数达到63只。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00:10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00:46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在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在1869年5月4日,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戴维德捕到一只,倍受戴维德的喜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德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德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了标本。他将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

00:13

    大熊猫的命名,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汉语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认读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的是横书,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应该读--熊猫。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01:06

    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中国,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其中包括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

    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明在1944年底去世。《泰晤士报》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英国人又通过外交途径,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到汶川进行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

    2022年7月,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第六指” 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600万年。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研究成果显示:大熊猫的 “第六指” 不像人类拇指能独立运动,它通过固定关节,与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复合体,再与其他掌骨联动。虽然是被动抓握,但已足够为大熊猫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大熊猫性情通常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00:55

     这里是小熊猫的视频,小熊猫属于小熊猫科,别名红熊猫、红猫熊、九节狼、金狗等,外形像猫。

    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名第十三。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国际小熊猫日。

00:51

   确实,四川之国宝定不限于此,还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安岳石窟、绵阳博物馆的青铜摇钱树、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等,真乃 “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 也!

阅读 2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