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做父母  “育”见未来
       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爱是一种本能,但高质量的爱,需要不停地学习与成长。
慧育课堂(3):你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茉莉花开.
创建于05-22
阅读 3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似乎是许多家长的通病。

     “你儿子说话真早,不像我家闺女,2岁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

     “你家孩子都会背唐诗了,我家孩子还什么都不会呢!”

       家长总是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其他孩子的长处比,孩子就很容易因此丧失自信。

      军军和小杰是同一楼层的邻居,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同学。军军记忆力比较好,各种车、动物、花,只要给他看过图片都能说出名称来,老师和父母也经常夸他。小杰就不同了,老师教什么,说几遍他也记不住。他的注意力似乎不在学习上,特别喜欢玩滑板车,玩得特别好。

       军军在这方面就不行,他胆子比较小,妈妈让他练习滑板车,他一直不敢。小杰妈妈经常拿军军和小杰做对比。有一次,小杰在家里玩滑板车,妈妈又开始念叨:“你就知道玩滑板车,滑板车玩得再好有什么用啊,你看看人家军军,都认识好多图片了,听说最近还能背诗了。”“我讨厌军军!”听到妈妈这么说,小杰把滑板车一扔,生气地走开了。

      现在,小杰总认为自己是一个笨孩子,学习越来越差,对滑板车也没了兴趣,整天没精打采的。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而竞争就是要跟人比,所以很多家长经常督促孩子要上进。不可否认,适当去比确实有助于孩子上进,但是盲目去比,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自卑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孩子是敏感的,也有很强的观察力,有时候即使家长没有拿他跟别人比,他也会不自觉地跟别人比。这时候,家长再拿他跟别人比,他会觉得“我不行”“我不如别人”“妈妈不喜欢我”。孩子接收了这样的信息,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和挫败感。

       所以,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一味地抱怨孩子不够好。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没到终点谁也不能定输赢。

情感引导

 1.不去比较但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许多家长在拿孩子做比较时,其实并不公平,因为很多时候是拿自己家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比如说:“你踢球踢得好有什么用,又不会做数学。”这样的比较其实没什么意义。还有的家长在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时,喜欢将对方的水平过度拔高,目的虽然是想鞭策自己的孩子也要进步,但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否定自己,不喜欢自己了。但这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指出孩子的不足。正确的做法是,不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但是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掉不好的习惯。比如,家长可以说:“你看聪聪吃饭的时候不乱跑,咱们也向他学习,好不好?”

2.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家长即使拿孩子跟他人做比较,也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可以换个方式说:“乐乐能数到50了,现在你能数到30,这没关系,只要你多练习,每天都和妈妈一起数上三遍就可以数到50,甚至能数到100。”这样把别的小朋友已经达到的目标,作为自己孩子要超越的目标,并且把超越的方法告诉孩子。孩子自然愿意照做,并去达到甚至超越目标。

3.让孩子跟自己比

      其实,聪明的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跟自己比。比如,孩子一开始只能认识10种动物,隔了三天又认识了5.种动物,这就是进步,家长应该给予鼓励。家长还可以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比较,说:“你看你平时跟小朋友打招呼挺有礼貌的,但是见到大人却不会认真打招呼。如果能在见到大人跟见到小朋友时一样礼貌,那就太好了。”

4.承认孩子间的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一旦看到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有差异时,不要着急批评孩子,因为差异不代表差距。

      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差异,很可能是其个性形成的开始。这样的差异其实是需要家长来保护的,家长要根据这种差异来因材施教对他进行教育。

阅读 3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