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了解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分享一段诗意的情怀,期待你字里行间的温度,遇见更好的自己。聆听、分享、专注当下与你共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阅读,走向更好的自己。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构成我们的人生。2024年5月29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教师读书会分享活动。
浸润书香,师者先行。本次读书分享会,老师们认真阅读,精心准备分享内容,聆听彼此的读书心得,感悟读书与分享的快乐。
分享读书的是付颖慧老师,她给大家带来的是《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付老师说:读完这本书,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创造一切条件,为孩子创造广泛阅读的机会。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心灵状态。读书同时读自己,明理导航、学以致用是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
同时我自己也应时刻记得静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追求永恒的本真。还要勤阅读,勤写随笔,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够将孩子们带入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世界。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时刻思考一个问题,你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永正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的是丰富的语言材料,良好的语感,流畅的表达,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育的根。像于老师这样的语文大家都是如此细致地对待自己的教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不努力呢?书中的诸多例子和观点,让我更加懂得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宽容博爱的胸怀,有对教育的热爱,有对学习的终身追求,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有提笔成文的能力。整体带着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解开我教学中的一些困扰,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今后我会像于老先生那样,对教育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热爱。以老师为榜样,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备课、教学、反思,使自己不断进步、提高。
听完付老师的分享,其他老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田静老师说:教语文,离不开“读”字,有了读,才能写。于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应该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读写就是语文的根本。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这对我的启示是,一定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只有老师读好了,学生才能读好,老师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引导。其次,语文教学的亮点还在关键的语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教师要有咬文嚼字的本领,这也是考验教师的文本细读能力,将重点词句找准,讲好。最后,语文教学的亮点在指导学生把字写好。这对老师的要求是,每一个生字在课前都要掌握好字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
饶艳艳老师说:于永正老师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等。于老师自创的五重教学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从中我也批注了很多观点与方法文段,并产生了以下感悟。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意思,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于老师反复提到朗读的重要性,他说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教师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
康曼丽老师说:老师要非常注重练字,一个生字,先描一遍,再仿影几遍,又临摹数遍,只要不是大脑有问题,记住它的字形是不成问题的。通过练字,学生变得文明,变得有条理,变得讲卫生。一手好字受益终身,我们作为语文老师有义务为孩子的人生路铺平这块砖。
阅读于老师的著作,启智、受益、亲切、有趣,我深刻感受到了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我们青年教师还需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将学习到的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教好每一位各有长处、个性不一的学生,使其感悟语文情趣,体悟人生乐趣。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
书香滋润育精魂,书海泛舟结硕果。
让我们以书为鉴,用阅读润泽生命,用行动书写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