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培养计算能力———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灵山片区教研培训之三江小会场(低段数学)

用户11179358
创建于05-22
阅读 9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间】2024年5月22日

【地点】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

【人员】灵山片区各成员学校部分教师

【主题】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海口市区域化集群式组长学校工作》的精神要求,加强各镇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整合并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实现在教育教学资源上共享,管理上互相借鉴,加强片区学校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给片区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于5月22日上午开展“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灵山片区数学低段区域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旨在通研讨课、示范课、集体研讨及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教师提高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助力学生发展。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张余全校长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陈芬英副校长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陈洪副校长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王晓慧教研员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黄进教导

海口市三江镇中心小学张丽平组长

      本次活动在林雪阳老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

本次活动内容:


活动一:课例展示


活动二:执教老师说课与反思


活动三:小组评议与集体交流


活动四:专题讲座

研讨课: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第一节由三江镇中心小学邱仁华老师和二(3)班可爱的同学共同展示了一节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研讨课。

      邱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大胆地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研讨课。邱老师先让学生复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学生很快进入有目的的探究状态。探究新知环节中邱老师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枯燥的口算题通过创设学生熟悉并喜爱的跳绳活动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搜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邱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算理和算法,鼓励学生自我展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反馈中感悟算理,掌握算法。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思考性、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化所学知识。最后学生自主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精彩表现

示范课:一年级《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第二节由三江镇中心小学黄小倩老师和一(4)班可爱的同学共同展示了一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示范课。

      黄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展示了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可谓精彩纷呈。黄老师这节课具有以下几个亮点:1.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整节课中黄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黄老师总是加以引导、点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整节课黄老师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给了学生多次展示的机会。复习导入中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答和学生开火车口答;新知探究学习中,指名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巩固练习环节让多个学生反馈计算结果。无不体现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是主线。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交流45+31的计算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黄老师安排课堂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学生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再和同学交流。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真正理解了45+31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巩固算法,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发展。

       

执教老师说课与反思

      邱仁华老师说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以三个小朋友跳绳为素材,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为此我设想,以教材为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练习巩固的环节开展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

       课后,邱老师认真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1.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在讲解口算过程啰嗦;2.对课堂流程不够熟练;3.教学环节过渡语衔接不够自然。

小组评议、集体交流

      各学校从“问题导学、合作学习、及时矫正、限时讲授、积极展示、先学后教”六个观察维度进行评课。每个学校按照自己的观察点,小组内讨论,并将本校老师们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灵山中心小学及教学点:问题导学

        灵山镇中心小学老师点评如下:

      1.邱老师在导入的时候,他就恰当的用追问的方法去问“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编写题目,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明确学习方向、目标任务,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操作工。

      3.在提问题解答的时候,在这里我觉得邱老师他本人把学生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缺少了一个小组交流的这样一个环节。

      4.邱老师的问题上面有这样一道题,他是说上面两题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我发现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去关注这个算式它本身。邱老师可能就是想说进位。这里我们组研讨了一下,说这个问题是否可以改成两个问题?都是45加二十几,为什么一个得数是六十多,另外一个得数是七十多呢?这样的引导是不是会更好一点。

桂林洋中心小学:合作学习

       桂林洋中心小学林老师点评如下:          

      首先邱老师课前准备非常的充足,教学过程流畅。整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掌握的也是比较好的。然后我们的观测点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这节课下来我们小组观察了一下,发现只有师生合作,而生生合作和小组合作方面呢没有很好的体现。我们小组给的一些小小的建议是:比如说在计算45+28时,我们可以利用小组讨论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探究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让小组之间说一说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理,从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进位加法的算法。

三江镇中心小学:及时矫正

       三江镇中心小学的吴老师点评如下:   

      通过听课观察发现邱老师这节课做的做到以下两次的及时矫正。

     1.在新授课时,一个学生在找条件“我比小华多跳23下时”,当学生回答这个“我”找不到这个条件的时候,教师能够提示引导学生及时找到“我”就是指的是小红。

      2.在巩固练习,想想做做解决那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在找条件时列出算式73+42等于几,学生把这个37看成73,邱老师及时矫正。

      这节课邱老师首先复习旧知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这一点是比较欣赏的。在新授课环节,老师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种既简洁又方便的一种算法,也要优化统一这种算法。

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限时讲授

       海口革命英烈红军小学黄老师点评如下:

      在邱老师上课的过程中,复习时间用了三分钟,整体的复习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为后面的新授也做好了非常好的铺垫。接着到新授环节,新授环节的时间用了25分钟,新授是通过两个问题来进行的,然后第一个问题的时间安排相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时间安排的是比较长一点。通过第一个例题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两种算法。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在说明计算过程的时候,邱老师进行板书的时候是长时间背对着学生进行板书的。我觉得可以就是学生边说边板书会比学生说完之后老师再背过去板书会比较好一点。接着是巩固练习,学生练习的时间呢也是较为充足的。总体来说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时间把握是比较好的,能够利用好课上的每一分钟时间,时间安排比较合理。

演丰中心小学:积极展示

       演丰镇中心小学吴老师点评如下:

      在邱老师的这节课里面,他的积极展示环节有两次,一次是在他教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算式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在他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算式的时候,他都各做了一次展示的环节。但是我们认为他的这个展示的过程呈现的不够,比如说他这个学习单没有及时的展示给学生,他只是让学生上去讲了这个过程。我们的建议就是说把这个学习单展示给同学们看。因为展示的目的我们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获得了新的知识,也就是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而展示的。那么我们小组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这个学习单上,我们制作这个学习单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个步骤,也就是我们的这个计算过程给他打出来,然后学生再填空。这样子的话我们展示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看的时候就很明白了。说在口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让学生按这个过程写下来,最后我们再展示给全部的同学看。第二个建议就是展示的时候我们可以呈现一些错误的资源。让台下的学生去找展示的这些学生他的错误的地方在哪里,然后从中去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和这些算式。

大致坡中心小学:先学后教

       大致坡镇中心小学老师点评如下:

      先学后教指的是学生每堂课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老师的指导要做到四个明确及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要求、明确方法。邱老师在这节课都有做到。新授环节例题45+23等于几的时候,先叫孩子们在学习单上面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但是这里我有个疑问:在讲方法一是先算40+20=60,再算5+3=8,最后算60+8=68。然后第二种方法是邱老师给孩子们展示的,也就是把23分成20和3,先算45+20等于65,再算65+3=68,然后邱老师就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好?我觉得这里我们有必要优化我们的口算方法吗?我是觉得只要孩子会算,他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没必要说去优化哪种口算方法。当然邱老师的意思是为了后面学习的竖式。但是我觉得不用优化这个口算方法。孩子他会用哪一种方法,他就用哪种方法,哪怕他是用手指算的,我们也要鼓励他。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他的口算能力都是很强的,有些他就是要依赖他的手指算,可能你们班也有吧,所以我就觉得他用哪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在第二环节就是45+28的时候,也是用上了学习单,先学后教。邱老师第二个问题是:你能用刚才的两种口算方法进行口算吗?然后第二次的时候孩子就会用了两种方法,也就是第一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和第二种方法。在练习环节的时候,第一题我会算,也是先让孩子先学。先让学生先算出每一组,一共有三组,先算出每一组的得数,然后再发现每一组有什么规律。我是觉得这里的内容我们可以再明确一点,就是可以引导孩子横着来看和竖着来看。因为横着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行的三道都是不进位加,第二行的那三道都是进位加。然后竖着的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每一组里面的一个加数是相同的,另一个加数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得数一个进一,一个是不进一,也就是个位相加满十和不满十的问题。而练习第三题解决问题,我觉得这道题孩子们表现真的很棒。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啊?我发现孩子们提问题的能力都是真的非常棒。然后我想讲一下,就是这节课我本人的一些看法,就是我想用两个关键词来总结今天这节课。第一个是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成长,当然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特别是我们的新老师也是一次成长。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迁移。我们会发现这节课邱老师一直在引导孩子们两位数加两位数,然后转化,就是我们说的转化思想转化成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啊,这种方法在我们数学上是可取的啊,也是经常用到的。

专题讲座《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是数学的核心,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一切数学活动都依赖于计算,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三江镇中心小学黄进教导以《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题,给我们带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黄进教导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分析了目前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注重算法,忽视算理;重视笔算,淡化口算;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算理不清,张冠李戴;计算法则、运算顺序没能很好掌握等。针对这些问题,黄进教导提出了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注重整体设计,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2.掌握算理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3.有效练习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手段;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途径。

      黄进教导特别讲到了他个人的体会:算理与算法的融合,实践与结论的融合,教学与生活的融合,做好这三点,就能事半功倍!

结束语

     教研是石,敲出智慧之火;教研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教研是船,载你出海远航。本次区域教研活动,不但为老师们提供了研讨学习的机会,还为今后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携手走在教学研究的路上,且行且思,就能走得更快、更远!

图片来源|罗丽敏 、 封荣花


图文编辑|罗丽敏


记        录|陈华芳


审        核|陈洪、黄进、张丽平、

阅读 9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