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小蜱虫,大蜱气

科普知识小课堂
创建于05-22
阅读 5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期我院皮肤科处理一例蜱虫咬伤

 天气渐暖,

正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时候,

但在外游玩或者干农活的时候

要警惕一种叫做蜱虫的生物

如果被它咬一口

后果很严重

  俗称草爬子,生活在草丛、灌木丛以及动物体表,虫虽小,危害却很大,它可携带多种病原,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细菌性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近年来时有发生,病死率可达10%。

  蜱虫喜欢找人或动物的隐蔽部位,主要是在皮肤较薄、不太容易被骚动的部位。比如:人的颈部、耳后、肚脐、脚趾缝、腿部这些部位,都容易被蜱虫叮咬;对于动物,也主要集中在叮咬耳朵、颈部、四肢的股内侧、尾巴和肛周围这些柔软部位吸血。蜱虫达到一定数量时,吸血可能引起宿主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或者造成贫血。

  • 蜱虫寄生后有一下危害


  • 传播疾病

蜱虫可以产生毒素,并传播鸡、鸭、鹅等禽类或其他家畜的疾病,如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等疾病。




  • 引起各种不适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 出现皮疹

叮咬处会出现皮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瘙痒或疼痛,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虫,形如一颗黑痣。


  • 引发急性上行性麻痹

蜱虫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故少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致死。

  万一发现有虫在身上,千万不要大意,一开始有可能误以为是痣,过几天如果变大,就要当心有可能被蜱虫叮咬了。






    如遇蜱虫叮咬,可用石蜡油滴落在伤口周围,隔离住周围空气,待其因缺氧而自行退出,或可使用酒精滴在蜱虫身上,使其放松,再使用尖细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轻轻剥落,要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轻轻剥落,不要扭曲或猛拉硬拽,这会导致蜱虫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如有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也不要过于担心,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处理。如身体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感,要尽快就医,告诉医生被蜱叮咬史,尽可能提供蜱虫照片,便于鉴定和诊疗。


   避免在草地、森林中长时间坐卧。去户外,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穿浅色长袖衣服,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同时要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趋避剂。


  蜱虫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从攀附部位逐渐移行到合适叮咬部位,户外活动后,要仔细洗澡检查,重点检查蜱虫容易藏匿的部位(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腹股沟等)有无小红点或肿包等。


  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虫地区出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同时也要检查自己身上有无蜱虫。


  长期林业工作人员应该接种森林脑炎疫苗,搞好工作场所环境,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虫叮咬。


  注意饲养家畜(牛、羊等)身上寄生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巨鹿县医院皮肤科

                                           郑英良

阅读 5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