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民间俗称“陈耳环”。
每年4~6月和11月到次年1月为流腮发病高峰,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
4~15岁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最为常见。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腮腺炎发病的主要发生场所。
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流行性腮腺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及青少年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出现并发症会很严重。如:睾丸炎、病毒性脑炎、胰腺炎、心肌炎、肺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8~30天。起病大多较急,只有极少数孩子有重症症状。
起病后,孩子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数小时后开始腮腺肿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体温在38℃以上,间断性。
患儿一般在发病前1-4周与其他腮腺炎病患有密切接触史。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流腮患者应及时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
2、在流行期间,不去人口密集、空气不通畅的公共场所。
3、加强教室、宿舍通风,保持干净整洁。
4、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勤洗手,避逸接触污染物。
5、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6、做好晨午晚检,密切监测学生的身体状况。
7、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腮最有效的措施。按国家免疫程序安排,儿童在18月龄应接种1剂含流腮成分疫苗。
护理措施:
1.如何避免传染他人
隔离治疗:患病后患者尽量不要出门,应隔离进行治疗,如果必须出门,应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消毒: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应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勤通风、对卧室等地方进行消毒等。
2.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患者症状消失后需要观察病情,若出现头痛、呕吐或少尿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复查:症状消失后 3 个月内建议前往医院复查。
3.如何安排饮食
避免进食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可以尝试肉汤或软质食品,如土豆泥或煮熟的燕麦,同时需摄入充足的水分。避免进食刺激唾液分泌的酸味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或果汁等。
4.做好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用肥皂洗手;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并及时丢弃。注意清洁口腔:患者在吃完食物后一定要进行漱口,早晚两次刷牙,对口腔进行护理,防止食物残渣遗留在口腔中。